九江演唱会场馆座椅被指玻璃纤维外露扎伤观众,多方回应

2025-04-23 14:48:00 实时讯息

近日,有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他们于4月19日在九江市体育中心体育场观看演唱会的过程中,被看台座椅外露的玻璃纤维扎伤,腿部出现不同程度瘙痒、疼痛的症状,部分观众正通过官方渠道投诉维权中。

4月22日下午,场馆方回复南都记者称,已成立工作专班至现场查看,但未发现涉事椅子存在老化开裂情况,暂不能判断扎伤观众的准确原因。同时表示一定会承担责任,将依法依规协调解决观众诉求,并将启动保险理赔程序,保障观众权益。

1

观众:

坐下后腿部持续瘙痒疼痛,

称经医生诊断为玻璃纤维扎入

根据热度较高的一条帖文,网友描述称,她当晚就座于九江市体育中心体育场C15区域,坐下后发现有持续扎人感,去洗手间发现裙子上有灰色不明物体,拍打不掉,手腿刺疼。

网友现场拍摄的照片。

其后她报警,在警察陪同下返回座椅取样,在手机电筒的照射下,发现“座位上有亮晶晶的小颗粒”,卫生纸擦拭后在纸上呈灰色。警察取少量放在手机屏幕上观察后称“应该是玻璃纤维”。

该网友在帖文中称,演唱会结束后,她跟随现场救护车去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玻璃纤维,当场用胶带粘没有效果,回家后她自行尝试了水洗、胶粘、面粉糊等方式也均无明显效果,发帖时仍感到刺痛。

在该条帖文的评论区中,有就座于A区、D区、E区等不同区域的观众也反映称,当晚坐下后不久,明显感到腿部不适,且不适感持续至第二天。

就座于D区的宁女士、涂女士也分别向南都记者讲述了类似的遭遇,一开始以为是灰尘,逐渐感到“越坐越痒”“腿上长东西”,后来发现周围不只自己有这样的感觉。

当晚演唱会结束后,有观众拍下自己腿部的照片,显示皮肤出现泛红和疙瘩,用细胞夹可以夹出白色的细线。

网友拍摄的照片,已授权南都发布,显示腿部皮肤出现泛红和疙瘩。

网友拍摄的照片,已授权南都发布,显示用细胞夹可以夹出白色的细线。

还有观众拍下了当晚所穿裤子的视频,“裤子上全是亮晶晶的,扎人得很!”

截图自网友拍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裤子上多处反光。

目前,已有部分观众通过12345等官方渠道进行投诉和维权。

2

场馆方:

涉事椅子无老化开裂现象,

将启动保险理赔程序保障观众权益

南都记者了解到,该场演唱会的主办方为江西智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办地为江西省九江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九江市文旅集团所有资产。

根据公开资料,2021年4月,九江市体育中心启动全面升级改造项目,为省运会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2022年6月媒体报道,该项目即将竣工,体育场内看台座椅已经翻新。2024年4月,该场馆通过公开招标,由九江海隆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至今。

4月21日下午,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复南都记者,目前已接到相关反馈,据他们向资产方九江市文旅集团了解,资产方正在积极处理此事。

4月22日,南都记者联系上该场演唱会的场馆方、主办方。

场馆方有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在收到观众的反馈后,他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多次到现场查看,发现椅子清洁程度欠佳,但没有出现老化、露出玻璃纤维的情况。“经现场查看,椅子确实没有出现老化、开裂的情况。”

场馆负责人提供的现场工作图。

那么为什么会有观众被扎伤?该负责人表示,“准确的原因暂时还不能判断。座椅没有(外露)玻璃纤维,不等于场馆内没有玻璃纤维。九江的风比较大,从场馆顶棚吹下来沾到椅子也是有可能的。”

据该负责人介绍,去年4月,在确定新的运营方之后,双方做过一次验收。去年6月,也对椅子进行过一次检查、检修,“当时我们没有收到椅子有异样的反馈”。

对受伤的观众,目前已有怎样的处理方案?该负责人表示,“我们一定会承担责任,目前已联系到部分观众,听取他们的诉求,并依法依规协调解决。此外,我们在各社交平台的相关帖文下方留了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果观众觉得权利受到侵犯,可以跟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启动保险理赔程序,确保医疗费用的赔付。后续将强化监督,保障观众权益。”

场馆方称已在各社交平台的相关帖文下方留下工作人员联系方式,观众可与其取得联系。

对涉事的椅子,后续会如何处理?该负责人说,“我们已请了专业团队对座椅设施进行现场评估,下一步还会请行业主管部门、座椅厂家等各方共同评估判断,如果确认这批椅子不符合要求,我们一定会立即更换,确保此类事件今后不再发生。”

此外,观众在帖文中还提到,当晚在现场寻求帮助的过程中,“警察多次联系主办方,但主办方人员多次推诿”,且“不愿一同前往医院,也不愿垫付可能产生的医疗费,只留下联系方式”。

4月22日,主办方智友文化陈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当晚得知此事后,他已第一时间建议该名观众前往医院检查,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中间一度联系不上自己,是因为现场事务繁忙,加上手机没电自动关机。“手机充上电后,我重新跟警察和该名观众取得了联系,表示如果去医院检查有问题,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陈先生认为,作为主办方,他们花钱向场馆方租用场地,合同约定了场地设施的卫生和安全应由场馆方保障。“后续如果观众有需要,主办方会帮助观众向场馆方跟进解决问题。”

3

专家:

玻璃纤维无法自然溶解,

建议利用皮肤镜尽可能清理干净

那么,作为此次事件的疑似“元凶”,玻璃纤维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用途?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孙敏告诉南都记者,玻璃纤维是一种由熔融玻璃拉丝制成的纤维材料,具有低成本、高强度、耐腐蚀、绝缘等特性。直径通常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比头发丝细小,肉眼难以察觉,但接触皮肤后可能引发刺痒或刺痛感。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如隔热层、防水材料)、汽车部件(轻量化材料)、电子设备(绝缘材料)、体育场馆设施(如座椅、装饰面板)、船舶制造(增强结构强度)等领域。

若玻璃纤维来自场馆座椅,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识别物品表面有玻璃纤维?

孙敏分析,如果是座椅本身的玻璃纤维外露,可能的原因包括表面保护层磨损或老化、生产缺陷、安装或维护过程中人为损坏、长期日晒雨淋导致材料劣化等。

孙敏建议,若怀疑座椅等物品表面有玻璃纤维,可采用以下几种检测方式:肉眼观察,在手电筒或手机闪光灯强光下倾斜视角,可看到反光细丝;胶带测试,用胶带粘贴可疑表面,撕下后对着光检查是否有细小纤维附着;黑布擦拭,用深色布料擦拭表面,纤维会更明显;触摸感受,若无意接触后皮肤发痒、刺痛,需要警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郭庆教授指出,玻璃纤维无法被人体自然消化、溶解,若长期扎在人体皮肤,可能会形成异物肉芽肿。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做皮肤镜检查,尽可能将异物清理干净。

4

专家:

若因疏忽导致座椅隐患长期存在,

运营方可能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此次事件中,涉事各方的法律责任应如何划分?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谭国戬向南都记者分析,作为场馆直接管理方,运营方需定期检查座椅状态并采取防护措施(如更换或维修老化设施)。若因疏忽导致座椅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可能被认定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场馆业主方若未对运营方的日常维护进行监督,如业主方明知设施存在隐患但未督促运营方整改,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若座椅问题由供应商过错导致,运营方或业主方在赔偿后可向其追偿。若玻璃纤维出现是因为座椅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供应商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谭国戬指出,演唱会主办方作为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需对参与者的人身安全承担安全保障义务。需要注意的是,主办方通常负责演出内容的审批与组织,若其与场馆运营方的合同中未明确场地安全责任划分,可能因未协同检查场地设施而承担部分责任。但若主办方仅负责演出内容,未参与场地管理,则责任较轻。

谭国戬建议,受害者可先与场馆运营方、主办方协商赔偿,若协商未果,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文旅部门投诉。若受害者希望通过诉讼索赔,可起诉运营方、业主方以及主办方。若座椅本身存在产品缺陷,可一并起诉座椅供应商。赔偿范围可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及护理费等。

受害者需要准备的关键证据包括医疗记录(就诊病历、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现场证据(座椅损坏照片、场馆未设置警示标识的影像资料等)以及演唱会门票等能够证明消费关系的证据。

采写:南都记者 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