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不犯愁、孩子轻松升小学
2024-01-18 22:09:16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家长篇
——让孩子轻松上小学
最近
许多大班家长开始感到焦虑
孩子下学期能否适应小学学习?
没上预备班能否跟上学习进度?
如果孩子无法适应小学的环境
该如何处理?
实际上,
整个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生活都是
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只是大班的工作在这方面尤为重要和直接。
为此,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
特整理了一份幼小衔接指南
分为两部分:
1. 大班家长应采取的措施
2. 小中班家长应如何培养
如果家长在孩子幼儿园阶段
密切配合老师,
采取上述措施与方法进行培养,
必定能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
大班家长怎么做
1、多聊聊小学,让孩子认识小学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急速成长的时期,不仅身体在迅速发育,心智也在日渐成熟。小学生们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也要在休息时玩耍游戏,,广交小伙伴。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小学生的生活必定带给他们无限新奇和兴奋。家长多与孩子分享自己小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提前了解和熟悉小学生活,必定可以化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增强他们跨入小学生活的信心。
· 带孩子参观小学
· 了解小学周边环境
· 鼓励孩子以小学生为榜样
2、像小学生一样安排作息
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阶段相比,时间安排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除了在幼儿园,老师会逐渐增加上课时间外,家长也需要在家相应调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强度与幼儿园时期相比加大许多,上课时间更长,功课也更重,家庭作业随之增加。所以,进入小学阶段,家长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活节奏的变化,在家中做好各方面工作,为孩子转变到小学学习生活做充分准备。
只有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生活方式和学习要求的转变,家长才能适当调整对孩子的关心关爱方式,给予适度的学习帮助,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安心成长。
· 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小学生作息,尝试按照小学作息生活、学习
· 缩短孩子午睡时间
3、了解小学学习用品,整理书包
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与幼儿园有较大差异,例如小学生拥有自己固定的课桌和不同学科的教材书本等。如果孩子们能提前了解这些差异,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对小学独特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环境的兴趣与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整理学习用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比幼儿园的学习方式,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加规范严谨。有自己的课桌和各个学科的教材,要求孩子们自主管理学习用品,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如果孩子们能在入学前了解小学学习生活的种种新变化,必然会产生兴趣,适应得更快;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培养管理学习用品和时间的好习惯,为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家长多与孩子讨论小学学习生活的新变化,可以化解孩子的不安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期待。明白差异将有助于适应,培养良好习惯需要从小开始。这可以说是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注意的要点。
· 陪孩子一起整理书包、文具
· 让孩子尝试练习握笔
4、让孩子多与小学生相处,沟通
平时应多给孩子机会与已经小学就学的同伴相处,这可以缓解孩子的胆怯和害怕心理,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和良好的交流能力。孩子也可以通过与已上小学的哥哥姐姐的交流,陆续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他们才能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小学集体生活中种种变化和未知因素,并真正期待未来的小学生活。
对即将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最有助益的就是多与小学生交往互动。这不仅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也可以趁机观察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的各种新奇事物。
在亲友的引导下,孩子会逐渐熟悉小学生活与集体生活的各种细节,新增长一份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家长应创造更多机会,鼓励孩子多与小学生友伴一同玩耍、交流。
除了增强交往能力外,也可以稍微提前体验小学生活,对未知环境和生活产生兴趣。
有了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和期待,孩子必然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小学学习生活,迎接种种新的体验与挑战。
· 给孩子创造认识小学生的机会
· 鼓励孩子大胆和兄长伙伴一起游戏、交流
· 让孩子多参加和小学生的互动合作游戏活动
5、提前适应小学课堂时间
小学的上课时间通常在40到45分钟一节,刚进小学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坐立不安或注意力难以集中持续的情况。为了适应小学的课程计划和授课节奏,家长应做好提前准备。
相比幼儿园活动时间较短的上课方式,小学每节课的时间较长,这无疑增加了孩子注意力的难度。刚升入小学的孩子,尤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学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专注。否则,坐立不安和注意力分散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为此,家长应在入学前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延长学习和专注的时间,提高注意力持续度。带孩子体验小学课堂设置,培养适应较长上课时间的能力。在家中模拟小学课堂教学环境,设置40-45分钟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提前熟悉授课时间和进度要求。
只有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在家练习和逐步过渡,孩子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的上课方式,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这需要家长的悉心辅助,并借助各种先行体验,帮助孩子积累面对较长课时的经验,迎接小学学习生活的新挑战。
· 在家和孩子一起模拟小学生上课场景
· 告诉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或有困惑要举手发言
6、让孩子了解安全常识
小学生放学方式与幼儿园有较大差异,特别是需要孩子自己独立返家,这需要家长提前教育孩子一些安全知识并加以实践。
相比幼儿园由家长接送或与老师一起归家,小学生放学后需要自行前往家中,这无疑增加了安全隐患。因此,家长有必要在入学前,教会孩子一些日常出行和交通安全的常识,如过马路注意事项、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练习,确保孩子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孩子开始熟练掌握各项安全知识并在生活中练习自然应用后,家长才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放学返家这一过程。但仍需要家长关心孩子的出行动向,随时提供帮助与支持,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只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孩子才能真正学会保护自己,迎接更自立的生活。
家长需在入学前为孩子营造实践的环境,教会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是孩子独立放学的重要基石,也是家长应着重关注的学习生活准备内容之一。
· 熟悉小学到家的路程、及周边环境
· 学会走斑马线,认识“红绿灯”等交通标识
· 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更不能走
· 告诉孩子如有危险、困难要找巡警或交警寻求帮助
小、中班家长怎么做
1、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育阶段,,幼儿园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而在小学,老师将按不同学科对知识进行系统教学,每节课时间在4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孩子有比较强的倾听专注能力。因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例如,在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能一边听一边玩,过程中应不时地提出问题,要求孩子回答。这不仅能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还可以提高他的言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必将渐入佳境,学业必有长进。相比玩耍为主的幼儿园学习方式,小学阶段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这需要孩子有较强的接收与理解能力。如果能在入学前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必定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新变化,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
家长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创造机会训练孩子的倾听专注能力。讲故事、说话时,提问并要求孩子作出回应,这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为小学提供基础。
养成习惯需要耐心与坚持,但成效却会是令人欣慰的。这也应是家长帮助孩子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一课。
2、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交流
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应多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状态,与老师经常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与沟通。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可以使老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家长也可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面对面与老师的交流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老师提供的信息,家长可以全面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生活状态、情绪变化等,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与引导。
同时,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学习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吸取其中的精髓,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完备的家庭教育环境。 只有家长和老师保持密切沟通,才能真正全面关心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面对面交流的直接性,使得信息的准确性和效率最大化。这不仅让老师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也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这种无法替代的互动效果,是幼小衔接期间家校共育的重要基石。
3、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在幼儿园,老师会带领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做手工、讲故事,这些活动本质上是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自制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未必能很快适应小学较为严肃冗长的课堂学习。因此,家长提前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放学后与孩子约定一个确定的时间段,一起做拼图、画画、制作手工等活动,摒除各种分心物品和喧闹环境,成为一段家长亲自陪伴孩子的亲子时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会自然地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学习和专注于一件事情。
相比幼儿园的游戏与手工活动,小学的课堂学习无疑更加严肃和持久。如果孩子还无法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容易分心和失去兴趣,这将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家长应提前培养孩子的注意专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持续专注一件事情或一段时间。与孩子约定时间,共同做一些活动,除去外界干扰,家长在场引导与帮助,这种真实的环境和直接的互动,必将有效锻炼孩子的注意力,为未来的课堂学习生活做好准备。这需要家长的理解与耐心,但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也是帮助孩子过渡小学的关键一步。
4、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各学科知识的学习相比生活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老师的关注力也无法像幼儿园时那么全面细致。所以,家长应在孩子入小学前培养其基本的自理能力,避免孩子在这方面落后其他同学。
例如,孩子应学会自己穿衣、叠被、刷牙洗脸、系鞋带、接水等日常小事。上小学后,他们将面对更多集体活动,除自己需要完成的事外,也会遇到挫折等情况,这时家长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使其更加自主独立。
相比幼儿园学习生活,小学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专业,学生也需面对更复杂的生活环境与集体活动。而老师的照顾关注度也不及幼儿园,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能够独立解决某些日常问题。
如果孩子入小学前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无疑能更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而面对种种新环境带来的变化,如果孩子有自主解决问题的勇气与能力,也能减轻老师和家长的负担,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学生。所以,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是家长帮助孩子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一课。
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实践机会,指导孩子学会处理各种小事,这需要家长的耐心与引导,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这是孩子逐渐独立,家长也逐渐放手的重要阶段,值得家长用心去关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