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了!柳州护士深夜在患者脚踝悄悄画线、在手腕画表……原因查明

2025-02-19 20:53:00 实时讯息

静谧的病房,夜班护士每一次查房,都会悄然走到一位老奶奶床边,熟练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马克笔,轻轻地在老人脚踝处画上一道清晰的横线、在手腕内侧勾勒出一个圆圈。护士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是一个暖心的医患故事。

十二年求医路

家住来宾市的梁奶奶今年70岁了。12年前,焦虑抑郁的阴影悄然笼罩了她的生活。

起初,她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坐立难安,睡眠质量也变得极差。梁奶奶在多家综合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失眠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便出院了。

然而半年后,病魔卷土重来,梁奶奶再次出现心慌、心悸、心烦等症状,整晚失眠更是让她苦不堪言,腹部也时常出现不适。

此后多年,梁奶奶为了寻求治愈的希望,辗转各地求医,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始终不理想。长期的病痛折磨,让这位老人身心俱疲,她逐渐变得敏感多疑,偶尔还会出现间断性幻觉。

去年12月,梁奶奶前往广西脑科医院成人心理科一病区住院治疗,被确诊为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

面对梁奶奶的复杂病情,科主任伍光辉迅速组织医疗团队进行病情讨论。主管医生胡德德根据讨论意见,完善各项检查,仔细排查病因,最终制定了一套精准治疗方案——“药物+物理”相结合,旨在缓解患者焦虑、改善躯体不适。

巧施妙计驱阴霾

“我住院治疗后,精神放松了不少。但凌晨总是会醒。”住院第4天查房时,梁奶奶向胡德德医生反映除了“睡不好”,她的各方面情况均已改善。这让胡医生感到奇怪,因为据老人家属和夜班护士反映,老人夜间睡眠尚可,无早醒现象。

胡德德医生敏锐地察觉到,这是由于长期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梁奶奶出现了睡眠感觉的缺失。她耐心地向奶奶解释了这种现象,并暗中让夜班护士在查房时偷偷在梁奶奶脚上留下标记。

次日清晨查房时,胡德德医生俯身询问:“昨晚休息得怎么样?”梁奶奶又摇头说没睡好。胡德德医生笑着从白大褂口袋掏出笔说:“其实我们昨晚送了您一块特殊的手表,您看这儿,这个圆圈就是表盘。您脚上的每道横线,那是刻度,代表着我们夜间的查房记录,一点、两点、三点……您瞧,每次查房您都睡得很沉呢。”梁奶奶惊奇地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这些印记。

胡德德医生将老人的衣袖仔细理好,耐心地解释道,“虽然您自己感觉睡得浅,但这些记录清楚地显示,您的实际睡眠时长是足够的。咱们先放下焦虑,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慢慢调整,这种睡眠感知偏差一定会得到改善的。”

至此,梁奶奶心里那块关于睡眠问题的大石头才真正落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奶奶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第14天,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腹痛等躯体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锦旗传谢意

出院当天,梁奶奶拉着胡德德医生的双手,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以善愈人”几个金色大字的锦旗交给胡医生。医生则嘱咐老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胡德德医生说,患者的认可是医生前进的动力,她将用专业和爱心帮助更多患者走出心理阴霾,重拾健康与幸福。

来源:南国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