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2025-04-22 21:47:00 实时讯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湘怡)2025年4月19日,“国际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开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指导,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研究智库以及重庆现代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协办,旨在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创新,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组建更广泛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联体”,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探索创新机制。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东升在致辞中指出:国际视域下的创新人才培养课题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与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符合当下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希望该课题聚焦实践探索,把一线教育者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智慧和创新思路及时加以总结,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与有高度的理论成果,为各级政府教育规划和学校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案,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大国经验。
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范皑皑从创新人才的核心特质与认知机制、培养模式与教育策略、测量和评估工具、环境与文化影响、跨文化比较、长期追踪和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她指出,对于创新人才的认知机制视角需要从单一要素转向动态系统整合,强调神经机制、认知过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的共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的情境和问题为牵引,创造容错的文化土壤和环境。课题组将从概念、路径和机制三个层面开展研究,一是建构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人才观,探讨知识、能力、情感等在人才发展和教育中的作用;二是从国际经验到本土创新,从多元智能理论到“五育”并举,从实践层面探求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三是从机制层面,探讨校、家、社协作育人的策略和模式,搭建优秀经验传播平台,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联体”。
在会议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家“沃土计划”“脱颖计划”等政策的落实、学校环境和文化土壤的培育、课题实验校的遴选和辅导、研究成果的培育和传播,这些都为课题的后续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可行的方向。来自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北京市密云区青少年宫等40余位代表参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柏雅曼保险柜各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彩鲸防盗门|全国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拓驰热水器全国统一服务号码-全国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乐邦热水器售后服务中心号码售后服务网点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CHAPPEE壁挂炉售后服务号码24小时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普田厨具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新飞燃气灶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毛家好太太太阳能热水器售后维修号码-人工售后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西玛科集成灶全国服务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VIOMI指纹锁400全国各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