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上调、韧性彰显!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生机蓬勃
2025-03-29 21:04:00 实时讯息
央视网消息:3月29日《新闻联播》报道,外资机构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国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新”政策、特色产业助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领域展现发展潜力与韧性,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向新向好,生机蓬勃。
外资机构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向新向好,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近日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研报提出,中国一季度经济表现超预期,新产业投资动能强劲,因此上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测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摩根大通、汇丰、野村等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不同程度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期。

多篇研究报告显示,在政策支持、市场活力、产业转型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下,中国经济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高盛研报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每年将为中国GDP增速带来0.2—0.3个百分点的提振。汇丰银行在研报中表示,中国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有力支持技术创新,大大提升企业信心,这将有助于实现更全面的增长。

外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将累积更多积极因素,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我国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新”政策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有力支持了民营企业发展。初步统计,在工业和回收循环利用领域,支持民营企业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占到了八成以上,带动相关领域民间项目投资平稳增长。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新”的政策环境,加紧下达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优化民营企业设备更新的融资环境,加大力度实施贷款贴息,将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西藏壮大特色产业 助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西藏林芝,嘎拉村278亩桃林进入盛花期,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在,嘎拉村家家户户都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从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沉浸式旅游,到徒步、研学等深度体验型旅游,西藏在文旅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并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今年以来,林芝旅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同比增长约20%。

今天的西藏,从特色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改善,从对外经贸提速到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雪域高原焕发新的活力。在牦牛核心产区那曲,牦牛全产业链已带动超37万人、增收6.7亿余元。今年,当地加大良种培育、生态养殖、品牌升级,实现扩草增畜与产业增效双赢。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在拉萨,旁多引水工程加紧施工,建成后将满足拉萨中心城区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目前,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49万公里,民航干支连接,铁路干线贯通5个地(市)。
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14%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6861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638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178亿元。
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公布

财政部日前公布了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名单,包括26个省份共计75个试点县。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支持试点县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配电网改造等,预计将带动试点县新建充电设施超过1.4万台、换电站超60座,总功率超过300万千瓦。
安徽江巷灌区工程开工建设

安徽江巷灌区工程3月28日开工建设。工程以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为主要功能,同时兼具河道生态补水重要作用,设计灌溉面积99.3万亩,工程总投资约115亿元,建成后将提高江淮分水岭地区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25年科研院所雄安行活动举行

3月28日至29日,2025年科研院所雄安行活动举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中关村跨界创新联盟各专委会及产业中心、雄安新区相关单位等100多人参加。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专题演讲等形式,促进科研院所与雄安新区深度合作。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