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头子公司融资百亿纾困 硅料厂商的“春天”尚未到来

2025-04-01 00:33:00 实时讯息

在光伏产业链深度调整的关键节点,光伏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的一则公告震动资本市场。

近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不超过100亿元。此次增资以投前270亿元估值为基准,旨在优化财务结构、巩固市场地位。增资完成后,战投方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27.03%。

然而,这一消息并没有激起资本市场的兴趣。3月31日,通威股份股价随着整个A股光伏板块下行。截至当日收盘,该公司报收19.13元/股,下跌4.25%。

针对此次战投,通威股份目前已与工银金融资产、中信资产、永安期货签署需经审批生效的《增资协议》及《股东协议》。该公司还进一步披露,交银金融资产、中银金融资产、建信金融资产、东方资产完成内部审批即将签约,并且其余投资机构仍在推进流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永祥股份此轮战投方不只有金融机构。而有接近通威股份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便当前光伏产业处于低谷期,但金融机构表现积极,多家AIC、AMC都参与。”

融资百亿还债补血

在公告中,通威股份明确表示,此次增资款项用途主要用于永祥股份偿还金融机构负债、补充流动资金等。

股权结构显示,永祥股份为通威股份全资子公司,也是后者多晶硅业务的核心主体。截至2024年底,永祥股份高纯晶硅产能规模超过90万吨,晶硅产销量约占全国30%,位居市场第一。

公告所公布的永祥股份财务数据变化显示,2024年,永祥股份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其债务指标有所恶化。

2024年前三季度,永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56亿元、-19.49亿元。且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50.99%,较2023年底增加了14.04个百分点。

硅料业务是通威股份的支柱性盈利业务之一。以2023年为例,通威股份整体全年净利润为182.46亿元,而永祥股份一家的净利润当年就高达193.16亿元。

但到了2024年,永祥股份业绩迅速下滑,这也使得母公司通威股份同期业绩状况承压。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通威股份存货余额达122.80 亿元,同比激增57.67%,主要系硅料库存积压;同期该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3.2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65.23%。

永祥股份引入百亿战投,在财务纾困上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计算,若增资100亿元全部用于偿还债务,永祥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则有望降至31.63%。

不过,此次融资,永祥股份的估值并不算高。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评估公司以2024年9月30日作为评估基准日,以资产基础法评估,永祥股份全体股东权益评估价值为282.15亿元,评估增值约25.22亿元,增值率为9.82%。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称,此估值综合考虑永祥股份市场竞争力以及增资扩股过渡期损益等因素。

“当前行情下,其实光伏企业融资整体都是非常难的,同时可以看到行业内硅料公司的市净率也很低,相对而言永祥还有些溢价。”前述知情人士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融资,战投方获得了稳妥的退出机制——通威股份有权根据相关协议约定,全部或部分购买本次战略投资者取得的股权,可采用非公开发行股份、可转债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实施前述标的股权收购。

这也打消了永祥股份独立上市的猜测。

“目前,永祥股份没有单独上市的计划。”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硅料大厂艰难时刻

近期,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出现价格回升,但硅料环节未受传导。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在3月26日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根据下游大幅消耗多晶硅库存的举动来看,目前行业对中长期需求的态度较为消极,现阶段硅料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若无其他利好因素,短期内价格以平稳为主。

2024年是光伏硅料环节价格“雪崩”的一年——从年初6.5万元/吨到年底3.9万元/吨,降幅高达40%。而不足4万元/吨的成交均价,已经逼近绝大多数硅料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卖多亏多”困扰着硅料企业。

于是,2024年,硅料大厂均遭遇“滑铁卢”,产能过剩叠加价格腰斩,四大龙头企业全年巨亏:通威股份预计2024年度净亏损70亿元至75亿元,协鑫科技(03800.HK)亏损47.5亿元,大全能源(688303.SH)亏损27.18亿元,新特能源预亏38亿元至41亿元。

与此同时,硅料企业IPO融资也遇冷。

2024年年底,特变电工(600089.SH)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终止A股发行上市申请并撤回申请材料的公告,这意味着新特能源历时625天的IPO之旅结束。

但客观而言,目前行业现状之下,保障稳健的现金流成为硅料大厂们的共识。

今年2月,大全能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就表态:“公司的经营策略是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实施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进一步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早在通威股份之前,协鑫科技也已经开启了融资计划。

2024年底,协鑫科技公告称,其计划通过配售及可转债融资约51亿元,用于颗粒硅技术迭代与产能优化。截至2025年1月,该公司15.3亿港元配售融资款项已经到账。

不可否认的是,去库存直接关乎国内硅料环节能否重回价格上行通道。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多晶硅总供应为184.28万吨,同比增长25.32%。而截至2024年底,我国多晶硅产能为286.83万吨/年,同比增长41.76%,产能利用率为64.25%。且到2024年年底,我国多晶硅库存累计约40万吨。

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硅料环节去库压力更大。

“当前光伏行业何时走出低谷没有人能准确判断,企业只能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保证充足的现金,优化负债率,增强抗风险能力。”该分析人士认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