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宅女“狲尚香”离世,兔狲人工繁育困境何解?

2025-03-30 16:33:00 实时讯息

3月24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又称西宁野生动物园)公告称,3月14日凌晨,雌性兔狲“狲尚香”因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去世。

“狲尚香”的突然离世,让喜爱它的网友难以接受。“很难想象,能把自己吃成第一胖、走路虎虎生风的香香,体格无比健壮,怎么会突然没了呢?”

在兔狲爱好者的描述里,“狲尚香”是一只很有个性的兔狲,大家亲昵地叫它“香香”。它是西宁野生动物园(以下简称“西野”)的明星,琥珀绿色的大眼珠中间是漆黑的圆瞳孔,短短的鼻子,肉嘟嘟的嘴巴,一对圆钝的扇风耳,组成了“狲尚香”颜值出众的脸。眼睛上方弯而秀气的“细眉”,是它独特的记号。它有些高冷,总在屋子里不常去室外,所以被称为“宅女”。

在西野的科普下,兔狲成为动物园里的网红动物。兔狲的走红,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这一物种在人工繁育方面面临的难题。

“狲尚香”曾是西野繁育工作的“主力”。它在2021年与雄性兔狲“狲思邈”交配,生下4只幼崽,其中有一只是死胎。但几个月后,一场猫瘟传染,让两只幼崽染病去世,仅一只雌性幼崽“狲大娘”幸存下来。“狲大娘”也成为国内首只人工繁育成活兔狲,填补了国内人工繁育兔狲的空白。

不幸的是,“狲思邈”和“狲大娘”在2022年和2024年相继去世。如今,它们“一家三口”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狲尚香”的离世,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对兔狲圈养保护与人工繁育的争议。有媒体评论称,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从来没有完美的方案,往往需要在困境与希望的交织下艰难前行。

西野的“女明星”香香有着圆圆的大眼睛,琥珀绿色的大眼珠中间是漆黑的圆瞳孔,十分可爱。图源:西宁野生动物园微博。

高冷“女明星”香香

在社交平台的兔狲爱好者聚集地,很多网友缅怀这只明星兔狲。一位网友在西野待了三天都没见到香香,还以为它怀孕或者躲在树上,唯独没想过它去世了。“你才6岁(从2019年被救助开始算起),明明你还有很长很长的狲生,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在西野的“兔狲身份证”上,香香是园里经历最传奇的兔狲。2019年,它因不明原因出现在西宁大通县菜市场,并被当宠物买走。很快买主发现带回家的是只野生动物,主动联系森林公安,后送到西野。“香香是园中大姐头,体重逼近5公斤,比很多雄性兔狲还要重。”

它总是待在房间里,去西野能看到它是需要运气的事,所以它被称为“宅女”。香香爱爬树,常出现在树上,还总是夜间行动,也被粉丝亲昵地称为“夜来香”“树上香”。

西野展示的“兔狲身份证”,香香被称为园里经历最传奇的兔狲。2019年,它被救助后送到西野。它爱爬树,常出现在树上。受访者供图

资料显示,兔狲虽然名称有“兔”,但它们其实是猫科动物,有猫咪的敏捷身手和高冷个性。光线强的时候,兔狲的瞳孔会收缩,但与家猫瞳孔收缩成一条竖直的线不同,兔狲的瞳孔会缩成一个小圆点。大眼珠配上小圆瞳孔,看上去呆萌、可爱。

很多去过西野的游客晒出他们拍摄的香香身影。它的毛发颜色是类似狸花猫的黑灰色,身体是浅灰,背部伴有深色花纹。虽然兔狲的体型比家猫还小,但皮毛浓密厚实,体型看起来又圆又胖。四只小短腿支撑着圆滚滚的身体,萌态十足。

香香白色的长胡须很长,向下耷拉着,两只耳朵短而宽,耳尖圆钝,看到人类时,它常常盯着不动,慢慢低下头抬起眼睛,身子缩成一团,像审视猎物,野性又霸气。

在游客拍摄的视频里,有时香香翘起尾巴,慢悠悠地走到玻璃旁,突然跳起扑向人类,这对兔狲爱好者来说是很特殊的待遇,“香香扑我了,好激动。”有网友评论,“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香香的扑扑。”

西野科普文章中称,兔狲敢扑比它们体积大很多的人类,是因为在数百万年来,兔狲与金雕、狼、猞猁、雪豹等猛禽猛兽为邻,还得时不时和藏狐、鼠兔抢地盘。“每天不是在捕猎,就是在防备猎物被抢走,长年在夹缝中生存,磨炼出兔狲彪悍尚武的气质。”

3月24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又称西宁野生动物园)公告称,3月14日凌晨,“狲尚香”因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去世。

3月14日,这个可爱、美好的生灵因病去世。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发布的公告称,3月初,工作人员发现它食欲不佳,为其调整饮食结构,并通过添加益生菌改善其消化状况,情况好转后又反复。3月11日中午,工作人员发现“狲尚香”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经血常规及腹部彩超检查,发现白细胞增多伴有腹水,经实验检查,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腹膜炎,输液治疗三天,3月14日凌晨死亡。临床剖检发现十二指肠部有一处直径2mm穿孔,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理化验结果,确认死亡原因为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3月26日,新京报记者致电西野原副园长、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负责人齐新章,他表示心情十分悲痛,无法接受采访。

最早出圈的“狲思邈”

兔狲这一物种在网络走红要追溯到2018年,西野的第一只网红兔狲是香香的配偶“狲思邈”。

2015年,“狲思邈”和另一只雌性兔狲幼崽在野外被西宁市民发现,送到西野安家。刚到动物园时,“狲思邈”没有名字,它和同伴被安排到不起眼的小型猫科动物馆,住所偏僻,很少有游客来看它们,很多游客以为这是家猫。

2018年,齐新章决心把“狲思邈”打造成明星动物,不断更新它的照片、视频、表情包。因为初次交配时间只有4秒,这也是它的名字“狲思邈”的由来,这一窘态也让更多网友喜欢它。

可爱呆萌的行为、颇具喜感的外形让“狲思邈”迅速出圈,成为网红动物。齐新章解释过,想把兔狲当成明星物种来宣传是因为它们独特的“气质”。“外表一副谁都瞧不起的样子,实际上胆子却很小,常常会被饲养员投喂的活鸽子吓跑。“齐新章觉得,年轻人会喜欢上这种带着一丝颓废的可爱动物。“如果人的目光注射到它的身上,为它投入保护资源的话,那么它生活的那片区域的其他动物,也能得到保护,那一块生态环境整个会受到保护。”

西宁野生动物园的雄性兔狲“狲思邈”,可爱呆萌的行为、颇具喜感的外形让“狲思邈”迅速出圈,成为网红动物。图源:西野原副园长齐新章的微博。

兔狲确实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之前西野位置偏僻,鲜少有游客。但随着兔狲、雪豹等动物走红,2021年五一假期,西野游客突破10万人次,创历年新高,且一半以上是外地游客,不乏为“狲思邈”、雪豹“凌霜”等明星个体专程而来的粉丝。

2024年2月,齐新章在微博发文认证了兔狲的火爆,“2018年之前,兔狲无人问津,而现在关于兔狲的话题阅读量高达2.2亿人次。”

西野是中国唯二圈养兔狲的动物园,另一个动物园是拉萨净土健康动物保护园,他们在2023年救助了4只兔狲幼崽。

拉萨净土健康动物保护园的兔狲饲养员达次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养育兔狲,他们翻看了西野的科普视频,学习如何给兔狲活动场地布置设施设备,给兔狲安排了娱乐的猫爬架、木架等。每天早上都有兽医来观察兔狲的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每年给它们打两次疫苗抵御传染病。

他们给兔狲喂食牛肉鸡肉,一周喂一次活鼠。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四只兔狲跟达次熟悉了,但兔狲的胆子很小,每次达次进屋喂食,它们还是先躲起来。有一只雌性兔狲每次看到达次,先躲在一个角落,“头歪来歪去地看着我,胖胖的肚子快要贴到地面上,特别可爱。”另一只雄性兔狲很顽皮,玩具皮球一星期不到就被它咬坏,专门准备的猫爬架也被它咬断。

达次说,为避免近亲繁殖,目前雌性兔狲和雄性兔狲分开圈养,他们想等兔狲年龄更大、体形更强壮再考虑繁育。

香香曾是“繁殖主力”

资料显示,兔狲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如青海、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全球有50%以上的兔狲分布在中国。兔狲的平均寿命为11.5岁。

由于保护地被破坏、以及早期被作为皮毛兽大量捕捉等原因,兔狲的数量迅速减少。1988年,兔狲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EN)等级。在可爱的外表下,兔狲的生理和心理都非常脆弱,人工繁育极其困难,甚至在全世界也是一道尚未攻克的难题。

齐新章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兔狲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较差,对于一般猫科动物危害不大的弓形虫病,却极易威胁兔狲的生命。“兔狲体型较小,应激反应明显,受到惊吓后可能会绝食甚至死亡。”

2018年起,西野开启园内兔狲的人工繁育工作。2021年8月开始,齐新章把艰辛的兔狲繁育过程拍摄记录下来,在短视频平台连载了100多集,名为《兔狲繁育有多难》,为大众进行科普。

在视频里,可以完整看到兔狲们追求爱情的全过程。

香香曾被定位为“繁殖主力”,被寄予厚望。视频里,齐新章形容香香是一只神奇的兔狲,“她刚成年,还未经狲事。”2021年2月初与“狲思邈”圆房后开始自闭,每天窝在自己的巢箱内。网友调侃说,“看来包办婚姻不太行。”齐新章很忧虑,“她这是害怕狲思邈,过度应急身体出问题了吗?”

之后,“狲思邈”来到香香的巢箱求爱,香香拒绝跑到了树上,几天后,香香发情又去主动追“狲思邈”,交配成功。三个月后传来了好消息,2021年5月7日香香产下4只幼崽,其中一只是死胎。

顺利生产只是开始,兔狲生产后很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应激。为了减少惊扰,饲养员进出必须严格消毒防疫,不发出大的声响。

2021年5月,香香生下4只兔狲幼崽,存活的三只幼崽依偎在它的怀中睡觉。图源:西宁野生动物园抖音视频。

生产当晚,隔壁兔狲追逐打闹的动静大,香香应激开始“挪窝”,把刚出生几小时的幼崽叼着频繁进出,当晚最低温度只有8摄氏度,西野工作人员担心幼崽有危险。好在一个半小时后,香香放弃挪窝,情绪稳定了下来。

齐新章在视频中说,兔狲产崽的巢箱样式、材质、位置都是经过学习、讨论过的,顶部装有24小时监控,观察它们对于环境的反应,对下一步繁育计划有帮助。

为了避免香香有应激反应,生产两天后,饲养员才将死胎从巢箱中取出, 整个过程在一分钟内完成,尽量把对香香的影响降到最低。

香香回到巢箱后,先是闻了闻三只存活的幼崽,立刻到巢箱的右下角找死胎,“发现它那个特殊的孩子不见了”。香香不想放弃,开始刨坑试图找出自己的孩子,又去其他角落翻找,探头向外望。无果后,将剩余的孩子揽在身下。

经过触摸脱敏、称重、打疫苗、人工育幼,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高度的谨慎。直到幼崽们熬过了两个月的危险期,所有人才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兔狲人工繁育有多难?

据《人物》此前报道,从2018年,“狲思邈”首次与雌性兔狲交配开始,四五年来,西野经历了无数令人心碎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小兔狲在孕中成为死胎;因为母亲没有育幼经验,出生的小兔狲被妈妈用稻草掩埋致死;小兔狲感染新型猫瘟病毒死亡;小兔狲因为弓形虫病死亡;小兔狲应激导致腹泻,最后死亡。

齐新章最心疼的是一只叫“狲小满”的雌性兔狲,2014年,当时是幼崽的“狲小满”被救助后送到西野,2018年,它和“狲思邈”交配后产下三只幼崽,其中一只死胎,两只一天后死亡。失去孩子的“狲小满”变得内向,不再经常出屋。2019年又生下两只幼崽,两个月后幼崽染病,一只死亡,另一只虽然活下来但五感尽失,在ICU存活大半年去世。2020年早产6只死胎。2021年4月,产下五只幼崽,都没能存活。网友的留言充满惋惜和心疼,“小满太苦了。”

与香香同期生产的还有“狲小妹”,它和狲思邈生了两只幼崽,这波出生的兔狲幼崽也经历了严重传染病。2021年7月末,园内出现了猫瘟,这场疫病先在幼崽中暴发,而后成年兔狲也纷纷感染。兽医和专家花了很多心力去挽救这些脆弱的生命。但4只幼崽不幸相继夭折,香香的孩子“狲二郎”抢救了五次,依然没能挺过来。

最终只有“狲思邈”和香香的女儿“狲大娘”顽强地活了下来,它也成为中国第一只人工繁育成功的兔狲。

香香生的四个幼崽中,唯一存活下来的“狲大娘”。“狲大娘”的繁育成功填补了国内兔狲繁育的空白。图源:西野原副园长齐新章的微博。

那时候圈养纯种兔狲高原亚种个体全球仅有5只,均生活于西野,“狲思邈”是其中唯一的雄性。2022年10月10日,“狲思邈”在进食时因鸡肉卡喉窒息不幸去世,终年7岁半。“狲思邈”的死亡,使得中国刚刚起步的兔狲人工繁育工作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2024年3月17日,“狲大娘”因子宫蓄脓去世。而在今年3月香香去世后,西野仅剩3只兔狲。

兔狲人工繁育为什么这么难?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解释,兔狲生活在干燥寒冷的丘陵和高原地带,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兔狲已经适应了干燥、寒冷、荒凉的自然环境。在野外,兔狲主要栖息在岩洞中,但经常要到很远的地方觅食。兔狲的食性比较复杂,除了啮齿类动物,也捕食鸟类、刺猬、爬行动物等小型鸟兽。人工圈养条件与兔狲的野外生存环境差异巨大,很难满足其对温度、湿度、活动空间以及营养的需求,导致兔狲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使得兔狲的人工繁殖一直比较困难。

孙全辉认为,圈养环境相对封闭,动物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切,疾病也更容易在个体间传播,增加了兔狲感染疾病的风险。在野外,兔狲通过寻找食物、多次捕食以及躲避天敌等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但圈养的兔狲受限于活动空间和饲喂方式,常常饱食终日而缺乏必要的运动,也会让它们的抵抗力下降。

困境与希望

“狲尚香”的离世,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对兔狲圈养保护与人工繁育的质疑。有观点认为,接二连三的死亡事件反映出兔狲圈养保护仍然在技术和经验等方面存在局限和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兔狲是否应自然放归,让其在野外栖息地生长?

孙全辉认为,保护好兔狲的栖息地,减少人为活动对兔狲生存的影响,把兔狲永远留在野外,是对兔狲这个物种的最佳保护。

但记者了解到,目前野生兔狲的生存境况也不容乐观。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兔狲是一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猫科动物。柔软蓬松的皮毛,让兔狲曾被滥捕滥杀。据以保护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为宗旨的公益组织猫盟介绍,由于上世纪中期的捕杀,中国的兔狲经历过大幅度的数量减少,上世纪50年代中国西部的年收购兔狲毛皮量达10000张。在西藏东部的一些兔狲重点分布县,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每县收购兔狲毛皮500-700张。

兔狲成为国际二级保护动物后,它们的生存依然面临挑战。

孙全辉提到,野生兔狲依然面临栖息地破坏、食物资源减少、非法捕猎、人类活动干扰等问题。猫盟曾发文提到,在甘肃张掖北部荒漠的兔狲栖息地,兔狲数量正在因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建设而锐减。

兔狲或许还面临着种群危机。

中国环境报报道,据估算,全球成熟兔狲约58000只。但由于其分布范围广、生存密度低,对兔狲种群规模和趋势的可靠统计很少,又因其对栖息地选择极其挑剔、适应能力弱,导致兔狲的全球种群数量正在减少。

当野外栖息环境不复存在时,迁地保护以及人工繁育就成了有效的保护手段。

从1960年至今,全世界大概有1300多次兔狲的人工繁育记录,数量虽然不算低,但幼崽的成活率极低。兔狲繁育曾困扰全世界数十年,最终西野动物园“狲大娘”的繁育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而“狲思邈”“狲大娘”“狲尚香”的相继离世,意味着我国兔逊保育、繁育工作仍任重道远。“狲大娘”去世后,西野称,会继续坚定开展兔狲救护繁育、科研科普工作,为保护兔狲而不懈努力。

西野对外表示,人工繁育是迁地保护的重要内容。齐新章说,希望通过人工繁育,可以让兔狲、雪豹等高原特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也希望通过与其他动物园的交流合作,能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的动物园里就能见到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

孙全辉说,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生存的根本。在兔狲的栖息地改善方面,应加大实施退耕还草、生态修复等措施,恢复和改善草原、荒漠生态环境,提高栖息地的质量和保护范围。同时,应合理规划人类活动区域,避免在兔狲分布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在鼠患治理时,要采用环境友好和生态友好方式,避免对兔狲的猎物种群造成剧烈影响。

有媒体评论称,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从来没有完美的方案,往往需要在困境与希望的交织下艰难前行。“狲尚香”们的离去正是在用生命为后来者铺路,推动濒危物种保护在人工干预与自然栖息地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新京报记者 乔迟

编辑 胡杰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