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滔滔江水滚滚而来,这样的中国风,又美又震撼
2025-04-01 12:11:00 实时讯息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摄影记者 萧颢
通讯员 夏梓 符坚

最有趣的艺术在于完全有序和完全无序之间。
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再中国风——王心耀艺术展”的观展感受,尼尔·约翰逊在《简单的复杂》中的这句表述,也许很恰当。
4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一走进展厅,就感受到了中国式写意与油彩肌理的强烈对撞,第一眼就被牢牢抓住眼球。
“每件作品都看似无形,又像有形,耐人寻味。”一位现场观众感叹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艺术的力量吧?”
似滔滔江水滚滚而来
3月28日起,“再中国风——王心耀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10年前,王心耀以“中国风”确立了一种个性化的视觉表达方式。10年后,王心耀以“再中国风”归来,让“中国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极目新闻记者在展厅里看到,大量作品以黑、白、灰构成,用色至简。色彩在画面上流淌、浸透、喷溅;部分作品则选择了红、黑、白,用色至纯。色块在画面上奔涌、跳跃、击打……大面积的色块与细小的笔触互相撕扯,肌理之间蕴含着丰富的力量变化。


“明明是一幅画,看有些让人感觉宁静如山林,有些让人感觉像阵阵轰鸣。”观展的市民胡小姐表示,这些作品给了她非常奇妙的观感。
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表示,王心耀的“再中国风”在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品中积淀着中国文人山水复杂而又多情多义的文化情怀。“大面积留白、空挡,使画面有种突如其来的灵动与飘逸,通透开朗,大气象,大格局。而传统的黑白红色的混搭与交融,这些最本土,最民间,最具有中国性的视觉符号有着强烈的东方精神和本土化的精神诉求。”

另外,作品中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速度感”“流动感”和“节奏感”。“激情四溢的图像由小变大,由规则直至宣泄奔涌,辐射铺满整个画面,绵延起伏的奇峰,沟壑奇景峻岭,澎湃奔放而又自然流淌。有意无意间挥洒营构出的多重美感。主动性的挥洒是有序的,但流淌出的是不受主观控制的不规则的无序的图像,变化之中尽显历史的沧桑苍茫,似滔滔江水滚滚而来。”
亦实亦虚,变幻无穷
纵观所有作品,没有具体的形象,每个人在观看的时候,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有人看到激流打向山崖,有人看到烟雾在不断升腾,有人感觉有一种虚幻的美感,也有人感受到强烈的爆发力。
冀少峰认为,“亦实亦虚,变幻无穷”是这些作品的一大特质,画家以高度的提炼,抽象的简洁与生动,传递出世间万象,“作品在有序中有着无序的讲述,在有限表达中寄寓着无限的未来。它们激起的是对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喜爱。”

尽管现场观众中,很少有人说得清画家到底画了什么,但是从人们频频对着作品拍照,或者以作品为背景自拍的举动来看,这些画作所传达的感觉,已经抵达他们的心坎里。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孙振华,将王心耀的作品风趣地评价为“佛系绘画”,他认为,作品中是一种放下、看淡、随缘的人生态度,“概括起来是三句话:无问东西、不见东西、真有东西。”这些作品中的元素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是水墨还是油画?王心耀把这些都放下了,“画画就是画画,随性、有趣、好玩、过瘾。至于硬是要分成这分成那,都是理论家们整出来的事。王心耀呢,一路走过,一路采撷,一路放下。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晓凌认为,王心耀经过数十年的艺术积累,通过接近于中国山水的图形、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宇宙观,“王心耀带有很强的自发性、自在性,‘中国风’系列是从他的内心生发出来的。你尊重自己的内心,就是尊重你自己。”
展览将展至4月20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