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水肿 ?这12大原因,不容忽视

2024-03-29 23:19:14 百科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积液的病理现象,轻度的液体潴留可无水肿,当体内液体存储量达5kg以上时,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水肿。临床上,很多因颜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就诊的患者检查出尿蛋白阳性,最终诊断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是水肿不一定是肾病所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现总结和介绍一下水肿的具体原因。

1、肾源性水肿


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血压高、水肿、肾功能损害。引起肾源性水肿的原因主要有: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球管反馈失衡,水钠潴留;②血浆蛋白水平降低,特别是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容易移向组织间隙;③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液体容易由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④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加重了水钠潴留。肾炎性水肿一般多出现于眼睑,肾病性水肿一般多出现于双下肢或下垂部位,严重者逐渐出现全身水肿。


2、心源性水肿


在心功能不全、心包炎时,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可引起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于身体的下垂部部位,常从下肢逐渐延及全身,严重时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形成的速度一般较慢。心源性水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心脏病病史、症状和体征。静脉压明显升高、心脏超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肝源性水肿


肝硬化在腹水出现前常开始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肝硬化失代偿时出现腹水、胸水、脾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肝源性水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病病史、生化检测可见转氨酶升高、影像学检查出现肝硬化征象等,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水肿。


4、甲状腺相关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时,皮肤被粘蛋白和粘多糖浸润,产生特征性的非凹陷性水肿,也称粘液性水肿,水肿常在颜面和双下肢胫前区出现。临床上排除其他原因的水肿后,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结合非凹陷性水肿一般为甲状腺相关性水肿。


5、营养不良性水肿


慢性消耗或肿瘤性疾病、长期营养摄入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水肿,伴有消瘦、体重减轻,严重者可出现腹水。皮下脂肪减少导致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会加重水在体内的潴留,水肿常从足部逐渐蔓延至全身。相关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不难诊断营养不良性水肿。


6、药物性水肿


应用某些药物后可引起水肿,其特点为用药后出现轻度水肿,停药后逐渐消退。较常见的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雌激素、胰岛素等,钙离子拮抗剂、萝芙木、硫脲及甘草剂量过大等均可引起水肿。与肾脏科关系最为密切的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钙离子拮抗剂,激素易出现颜面部肿胀,尤其在使用大剂量之后;钙离子拮抗剂易出现脚踝部水肿,药物减量或停药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7、丝虫病


丝虫病会造成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下肢水肿。有相关病史及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下肢浮肿可明确。

8、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为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流瘀滞、堵塞造成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出现下肢水肿,常伴有疼痛,一般为单侧,抗凝治疗血栓消失后浮肿可消失。


9、风湿免疫疾病


一些风湿免疫疾病如硬皮病、皮肌炎易出现水肿,一方面与疾病所致的皮损有关,另一方面与心源性并发症相关,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10、糖尿病


糖尿病所致的水肿原因较多,主要与并发性相关:①糖尿病肾病;②营养不良;③周围神经病变时,双下肢静脉淤血及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出现水肿;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或下肢静脉回流受阻;⑤合并心脏并发症等。


11、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一般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的轻度水肿,可伴有乳房胀痛、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排尿量增加,水肿及其他神经官能症状逐渐消退。


12、特发性水肿


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呈周期性水肿,多见于成年肥胖妇女或绝经期妇女,常与情感、精神变化有关,伴疲倦、头昏、头痛、焦虑、失眠等神经衰弱表现,立卧位水试验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