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宛快评|文明祭扫更清明

2025-04-03 08:18:00 实时讯息

清明寄哀思,鲜花祭故人。清明临近,各地迎来祭扫高峰。在践行文明祭扫的同时,安全不容忽视,这是保障祭扫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更是对生命与环境的敬畏与守护。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祭扫是对先人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的传承。清明节历经时代变迁而延续,其生命力在于传递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当我们站在先人墓前,献一束鲜花、捧一抔新土,不单是履行一种仪式,也是为了寄托慎终追远的哀思。顺应时代的文明祭扫,让环境更“清”,让心灵更“明”,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尊重和告慰。

安全是文明祭扫的基础保障。传统祭扫中,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极易引发火灾,稍有不慎,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没有安全兜底,文明祭扫便无从谈起,只有确保安全,才能让追思之情在平和氛围中延续。

文明祭扫与安全保障相辅相成。推广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文明方式,既能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又能有效规避传统祭扫方式带来的安全风险。鲜花的芬芳、线上的追思,同样能传递深沉思念,还能让祭扫活动远离火灾隐患,让清明氛围更加“清明”,真正实现文明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保障祭扫安全需凝聚各方合力。政府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合理安排警力维护现场秩序,加大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升公众安全意识。祭扫场所管理单位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充足消防器材,加强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公众作为祭扫主体,更要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摒弃危险祭扫行为,主动选择文明、安全的方式缅怀逝者。

风清气正,慎终追远,方不负“清明”本意。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紧绷安全之弦,以文明为笔书写追思篇章,在缅怀先人的同时守护好当下的安宁,让清明的意义在安全与文明中得以延续和升华。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