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美会谈几个核心问题,我们采访了两位专家
2025-02-18 23:32:00 实时讯息
澎湃新闻记者 聂舒翼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8日,沙特阿拉伯利雅德,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会谈现场。 视觉中国 图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始举行会谈。
俄方参与会谈的人员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美方参与会谈的是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和总统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也在会议现场。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乌克兰未受邀与会,但鲁比奥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表明,乌克兰将在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中占有一席之地。
围绕乌克兰问题,俄美双方进行直接会谈有何考量?自2023年以来就没有高层接触的两国,又想通过此次谈判得到什么?美方“撇下”乌克兰与欧洲盟友同俄罗斯率先讨论起乌克兰问题,最终可能收获什么结果?澎湃新闻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俄罗斯问题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冯玉军和美国问题专家、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两位专家均表示,特朗普政府将通过美俄合作解决俄乌冲突列为外交优先事项,但这种以牺牲乌克兰和欧洲利益的“大国媾和”,不太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俄乌冲突。
俄美各自想要从这个谈判中得到什么?
澎湃新闻:美俄此次在沙特举行会谈,主要的契机和原因是什么?
冯玉军:特朗普上台已经改变了美国原来对俄罗斯的政策立场,以及对于整个的美欧关系、俄乌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开始抛开自己的盟友,试图和俄罗斯单独媾和。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朱锋:主要原因就是特朗普上台后把以美俄合作的方式解决俄乌冲突列为他的外交的优先事项。我们知道,2月12日,特朗普和普京通了电话,美国团队也去了俄罗斯进行访问,现在又在沙特举行会晤。非常明显,特朗普把通过美俄直接对话、沟通和妥协,给俄乌冲突的停火施加所谓的“美国方案”,作为他外交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先事项。
澎湃新闻:俄美各自想要从这个谈判中得到什么?有可能达成什么样的成果?
冯玉军:俄罗斯很希望通过谈判实现三个目标。第一就是改变自己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第二就是借助美国的谈判,给俄罗斯国内打气,让俄罗斯民众看看冲突并没有让俄罗斯变成一个孤立的国家;第三就是希望通过谈判,诱使特朗普政府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最大限度地达到俄罗斯的要求。
从特朗普政府的考虑来说,第一就是要减轻自己身上的包袱,把对乌克兰的支援、对跨大西洋欧洲盟友的安全承诺都抛在脑后,通过和俄罗斯单独媾和,尽快让这场冲突得以结束。那么如果能够达成这种目标的话,特朗普也可以借此炫耀自己的政治能力。
具体成果来说,第一就是美俄之间能不能够达成相互的谅解条件,双方各让到哪一步?美国包括西方会不会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另一个方面就是能不能在领土上满足俄罗斯的胃口,这都很难讲。
朱锋:最重要可能还是强调要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甚至不惜牺牲乌克兰的利益,来实现美俄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和解与合作。从现在来看,从特朗普和普京通话到现在一个星期多一点时间,又去进行直接的面对面对话,证明双方在停战条件上已经取得了深度的共识,否则不可能这么快。
澎湃新闻:这次是美国“撇开”乌克兰与欧洲直接同俄罗斯讨论俄乌问题。如果达成的协议欧洲和乌克兰不接受的话,俄美接下来将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冯玉军:毫无疑问俄罗斯就是接着打。但现在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在战场上达到自己的目标了,在战场上达不到的目标,试图和美国通过双边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目的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对美国来讲,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已经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人道主义援助和财政援助。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凭什么听你的?如果美俄达成协议而不被乌克兰和欧洲接受,只能是俄罗斯和美国被“打脸”而已。
无论美俄两家打什么样的盘算,绕开乌克兰和欧洲的有关俄乌冲突的谈判,即使美俄两家达成协议,但最终不会被乌克兰接受,也不会被欧洲接受。所以说美俄现在的这场谈判,只是特朗普上台以后,围绕俄乌冲突的大戏的一个序幕而已,它不可能是最终的结局。
朱锋:美俄不会对乌克兰和欧洲的不接受采取非常直接的回应,但是至少特朗普想要告诉全世界,在乌克兰问题上,他已经跟俄罗斯取得了共识,俄罗斯可能也会采取一些象征性的姿态。但问题在于,正如特朗普所说,如果乌克兰不接受协议,就停止对乌克兰的所有援助和武器供应,对乌克兰来说压力会非常巨大。
同时从欧洲的角度来讲,虽然现在欧洲国家对自己被撇开是非常反对的,但如果说美国真的跟俄罗斯达成了停战协议,而欧洲和乌克兰要继续采取对抗和冲突的行动,只会使欧洲局势近一步动荡,对欧洲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关注对中俄和中美关系产生影响
澎湃新闻:这是2023年3月拉夫罗夫与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度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期间进行短暂交谈以来,俄美高级官员首次直接面对面会谈。这次会谈对俄美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冯玉军:美俄关系表面上看来呈现出了回暖的趋势,这给了普京和俄罗斯政府一个意外的惊喜。但是实际上,要实现美俄关系的真正的好转,还是困难重重的。一个方面,其实美俄的综合国力已经存在巨大的落差,俄罗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与美国在国际问题上平起平坐,但是俄罗斯仍然想着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的问题能够由美俄两家来决定,这是不符合现实的。
另一个方面就是美俄双方的价值观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尽管特朗普上台以后,他的一些政治理念与普京趋同,但毕竟美国的对外政策也不仅仅是总统的对外政策,它还会受到美国国内国会,包括共和党内部建制派人士的强力的制约。所以说尽管气氛上有所好转,但是远远还谈不上美俄关系真正的回暖改善。
朱锋:从美俄关系来说,特朗普要使美俄关系步入后乌克兰战争时代,回到他第一任期跟普京会晤、对话的状态。但问题就是,美俄是否能够真正地走进后俄乌冲突时代,对特朗普政府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因为现在不是简单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战,而是俄乌冲突近三年,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要结束、扣押的俄罗斯的海外资金都要补偿。现在看来特朗普是不会有这么大动作的。我觉得后续行动是必然有的,否则也不可能达成美俄和解,但也不可能就那么快形成所谓的“全面和解”。
澎湃新闻:对于美俄元首对话,中国外交部2月13日回应称,俄罗斯和美国都是有影响力的大国,中方乐见俄美就一系列国际问题加强沟通对话。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美俄直接谈判时也提到,美俄直接对话会对中俄和中美关系产生影响。您怎么看待这样的声音?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美俄关系变化对中国会有怎样的影响?
冯玉军:那就要看美俄之间的具体的谈判的内容,一方面涉及俄乌冲突本身,另一方面涉及美国的全球影响,还有就是美俄之间会不会谈及到亚太的安全,甚至涉及中国的问题,很多谈判的内幕不是外界所能够知道的,但是最终的影响会在未来的国际政治的博弈当中逐渐地显现出来。
朱锋:中国历来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强调劝和促谈,因为我们也希望乌克兰冲突尽快结束,免得双方无辜平民的死死伤代价更为沉重。
有一种观点认为,特朗普要尽快地使得美俄关系走出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冲击和巨大的倒退,核心的目标就是要“拉俄反华”,我认为对这种观点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现在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强调国际社会要开放包容,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如果特朗普政府只是简单地说,以牺牲乌克兰、欧洲的利益,通过美俄和解,就能拉拢俄罗斯,共同反对中国,也确实有点太小视中国外交的影响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