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观济宁丨济宁,跑着跑着就“圈粉”了

2025-03-29 09:11:00 实时讯息

大众网评论员 高杨

“跑完一场马,爱上一座城。”如今,马拉松已成为城市运动中的“顶流”。马拉松能“火”,靠的是每一个跑步爱好者的满腔热情,以及每一座城市的热烈回应。今天,马拉松已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城市文化与精神的集中展示,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4月6日,当2025济宁马拉松在全民健身广场鸣枪开跑,这座因运河而兴、因儒风而名的城市,将以一场全民狂欢的体育盛宴,向世界展示它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奔跑济宁”。

踏着千年运河的碧波,迎着时代鼓点的激荡,济宁,正以“好奔跑”的姿态,在发展的长卷上挥洒豪情。这里,高铁轨道与运河航道交织成速度的经纬线,工业经济倍增与千年三孔共谱奋进乐章。

从“孔孟故里”的文化基因到“运河之都”的开放胸襟,济宁始终以奔跑者的敏锐,在产业升级的赛道加速,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弯道超越。好发展,永不停歇;好奔跑,一路向前。

跑过风景跑过你

“济水平分南北流,山桃花绽古墟头”。济宁,居济水之滨,取安宁之意,得济宁之名。

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五大圣人”在这里诞生,浸润千年的儒家文化在这里孕育。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滋养了这片土地,更见证了这座城的时代变迁。

济宁因水而兴,地跨黄、淮两大流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古时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素有“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美誉。南北船只到济宁必落帆停船等候过闸,过往客商都会上岸一睹这座运河明珠的风采。

千古岁月如运河之水般奔流不息,沉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太白楼仍静默在古运河北岸,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在这里举杯邀月,留下诸多诗篇;历经千年风雨的铁塔寺依旧巍然矗立,斗拱挑檐曾望古时月;有着大运河“水脊”之称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至今流淌着先辈的智慧和荣耀……

如今,悠悠运河在济宁正谱写新的篇章。近年来,济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加快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文化体验廊道建设,“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河道总督府遗址公园等一批文化项目相继建成开放,南阳古镇旅游综合提升工程,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等一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将多个济宁景点串珠成链。运河新貌与高品质的生活场景不断涌现,在济宁的运河两岸绘就了一幅精致画卷,诠释着“城河共生”的城市特色。

2025济宁马拉松赛事路线经过组委会精心规划,自全民健身广场启程,从四通八达的内环高架桥到通江达海的济宁港航智慧港口,从千年漕运的古运河岸到碧波荡漾的太白湖畔,再从承载人文情怀的文化中心到充满艺术气息的济宁大剧院……奔跑中聆听千年古运河的传奇,感受自然与城市的和谐,触摸春天的勃勃生机。

42.195公里,对于选手来讲,是需要奔跑的赛道长度,它连接着起点和终点。42.195公里,对于城市而言,是需要展示的城市特色,它连接着形象与内涵。

济宁不吝惜于把一座城市最好、最新也最经典的地方串联成线,让“跑过风景跑过你”这句话在比赛中化为真实。让选手在最美的赛道、最碧的春水、最柔的春风中,用脚步丈量济宁脉动千年的儒风水韵。

心之向往的“奔赴之地”

“孔孟桑梓地,千里运河都”。在这里,以礼义为重的儒家文化与以商业为重的运河文化碰撞交融,产生了独特的儒商文化。儒商文化影响深远,既孕育商业道德,又饱含家国情怀。

儒商文化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一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济宁,茁壮成长。华勤集团、太阳纸业、恒信集团纷纷站上“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舞台,成为济宁靓丽的“产业名片”。

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的不仅仅有“老搭档”,还有一批批企业“新朋友”。2016年,珞石生产基地落户济宁邹城。珞石落地邹城后,发展迅速,原厂房难以满足更高的产量时效,邹城立即帮助珞石规划建设规模3万平方米的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区,2024年更将1亿元市级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投向珞石。

2022年,宁德时代选择落户济宁,成立了山东时代。作为宁德时代在济宁投建的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中的核心项目,在政企双方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下,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一期厂房主体建设已完工,配套设备正在进场安装中。

2024年,新加坡金鹰集团在济宁总投资110亿元的莱赛尔纤维项目落户鱼台。济宁市、县两级成立项目推进专班,做好全流程要素保障,厂区建设、航道升级、园区配套等各项工程全速推进,让企业感受到“济宁速度”。

城市和企业最好的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体现在济宁这座发展舞台上,便是政企交心、同心的双向奔赴,携手向前跑。

企业需求在哪里,政务服务就延伸至哪里。近年来,济宁做实做优要素保障,在人才建设、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以政务服务高效率全面优化营商“软环境”,强健工程项目“硬体格”。

驻企干部积极对接多家金融机构,解决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融资难题;成立工作专班为招引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新落地的山东恒阳门窗实现了当年招引、当年开工、当年纳统;经典重工牵手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3家科研机构,攻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绿色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这一关键项目……

百业兴盛、万象荟萃,项目竣工达效、产业聚势成链。在济宁,政企共同奔跑的速度不会放慢。

济宁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目标:全市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外贸进出口总额“五个倍增”。

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助推发展的强大动力。“百物聚处,客商往来”的济宁,正将千年儒商文化淬炼为现代营商文明的基因密码,成为企业家的成功地、向往地、兴业福地。

近悦远来的活力之城

济宁是一座融通世界、充满机遇的活力之城。它的开放基因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四海一家”,这些“和合共生”的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济宁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聚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先后举办了40届国际孔子文化节、10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孔子故事,济宁正在成为新时代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千亿巨轮出江海,智慧港口立足运河、联通世界。济宁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内陆港航物流产业,加快建设亿吨大港口,培育现代物流高地。建成全省内河首个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场所,开通内河集装箱航线26条、外贸内支线4条,通达152个城市、16个国家。

作为一座创新引领、动能强劲的活力之城,2025年,济宁选择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两手抓的方式,以二者的深度融合,助力城市的创新活力再上一层楼。

高素质人才的引育也将继续成为济宁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强化产学研融通创新,完善“企业技术、人才、平台需求”和“高校院所优势学科、技术成果”两张清单,积极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支持企业与“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大学深度合作。

济宁这座历史悠久“正青春”的城市,现代活力与历史厚重兼具,青年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如幼苗般被精心滋养、被悉心灌溉。济宁打出一套创业就业的“暖心组合拳”。“圣城扬帆”就业创业服务品牌,一站式服务让年轻人的创意与热情肆意绽放,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与青年群体的精彩篇章。

文脉贯千载,文明越山海。近悦远来,济宁,正在以全新的气质与世界进行着新的“对话”。

宜居之城的烟火风味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济宁,喝一碗糁汤,再来一笼烫面角是正儿八经的早点。糁汤醇厚丝滑,回味唇齿留香,一碗下肚,饥饿顿消,唤醒一整天的活力。

来到孔孟之乡济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府菜当然是不可不尝的,诗礼银杏、麒麟玉书、干贝绣球狮子头……每一道菜都有一个典故,享受美味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儒家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美食,济宁比比皆是。源自大运河的甏肉干饭、饼夹一切的济宁夹饼、鲜美无比的漂汤鱼丸、百吃不厌的马集烧鸡、外酥内软的泗水火烧……可香可辣,可咸可甜,抚慰着人们的味蕾。

寻常巷陌的所闻所见、所尝所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满载市民幸福微时光;一校一策个性化定制助学公交专线,畅安上下学之路;托育教育有了“新样态”,智慧校园不断升级……

近年来,济宁聚焦群众出行更加顺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办事更加省心,着力解决“堵”的问题,持续整治“乱”的现象,扎实做好“美”的文章,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宜居宜业。

儒家文化的滋养,为济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文明之风,融入济宁城市肌理,身处其中,人们便能感受到一种美好。

2025济宁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城市文化与精神的集中展示。济宁将以奔跑为纽带,串联起历史与现代、运动与文旅、个人挑战与城市温度。

为了这场“春日限定”的马拉松首秀,赛事期间,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众多景区联手,推出了选手专属旅游福利,选手们凭参赛号码布和身份证即可享受景区的优惠或免费游览。

此外,还精心策划了“清明跑马 乐游济宁”主题旅游线路,并发布济宁“10大名小吃、10大名面点、10大热菜”等经典菜谱和网红小吃,让参赛选手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也能品味济宁的美食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马拉松如同一个“奔跑的城市发展展示厅”,将让数以万计的跑者以及通过媒体关注到这次活动的人进一步了解济宁、感受济宁、融入济宁,进而凝聚起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共同奔赴一场美好。

相信济宁,也会测算好适合自己的“配速”,将马拉松的“流量”变成消费的“留量”和经济发展的“增量”,跑出自己的“加速度”,在这条赛道上收获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