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一日游必去景点: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2024-12-24 09:16:06 旅游景点

“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唐宣宗李忱曾这样赋诗称赞楚地华林山。因久闻华林盛名,又恰逢五一假日,便邀三五好友,前去探访。

  从县城沿修葺一新的奉上公路行15公里,经清代廉吏重臣甘汝来的故乡——会埠镇水口村,再顺着乡间水泥公路驶3公路左右,就来到了华林山麓的姑桐林场。

  下车四望,只见近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远处群山起伏,满目苍翠。清新湿润的空气迎面扑来,深吸一口,让人心脾顿爽,好一个世外桃源。收拾妥当,在两位向导的带领下,一路说笑着向华林腹地进发。

  华林山连绵数百里,横跨奉新、高安、宜丰三县。据说早在唐朝以前,山上就有人居住。江南四大书院之一的华林书院就在这里,它培养了大批人才,仅胡氏一门就走出55名进士,宰相晏殊、向敏中,文学家苏轼、徐铉等或为华林书院题诗赞颂,或亲身前来书院授业讲学。宋真宗也赋诗赞誉:“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进山的路蜿蜒曲折,因雨水的冲刷,显得崎岖不平,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大伙的激情。沿途山涧小溪潺潺,林中鸟鸣啾啾,更显清幽和恬静。抬头仰望,两旁层峦叠嶂、绿肥红瘦,美景峰回路转,引得大伙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越往华林山深处走,路变得越加坎坷难行,不过不可多得的原始生态风光也尽收眼底,相比之下,美景带来的享受赛过了行路的辛劳。一路上天空晴朗不带一丝云彩,但小径两旁古木蔽日,不戴太阳帽也感受不到太阳的酷热,反倒觉得清爽宜人。走着走着,间或发现一奇珍异草,偶然看到一处新奇景观,大伙或拍照、或百度、或讨论、或刷屏。

  行至半途,路竟然断了。向导只好另辟蹊径。可攀行一阵,又觉茫然,大伙只好重回原地,几经折腾,反倒激起了大伙探幽的豪情。这不禁让我想起《西游记》的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经过约半小时的探路,我们进到了芦苇最多的山腰。因为有了密集的芦苇,行进的速度有些迟缓。约摸半小时许,我们终于到达顶峰。这里是一块绿荫宝地,相邻的几株大枫树傲然耸立,茂盛的枝叶交织在一起,为地下的花草、灌木搭起了一个几十平米的天然绿色凉棚。树底下的兰花、玉簪、绣花针等花草,就像枫树的孩子们一样静静而怡悦地拥在那儿。站在这个绿色凉棚里回望,远处群山连绵,开辟攀行的山路淹没其中。

  “前面还有房屋!”伙伴突然惊呼起来,随着那声惊呼望去,只见一幢石条砌起的旧房已被厚厚的绿色藤蔓所覆盖。“那是以前护林员的住房,古时候这里是一条奉新通往高安的古栈道。旁边还有一座韩婆庙,乾隆睡过的皇帝石也在前面不远处。”听向导这么一说,大伙攀山的疲劳一下子仿佛消散到了九霄云外,一个个又开始抖擞前行。

  从护林屋沿古栈道向东行百十米,便来到了传说中的“皇帝石”边。这块巨石约30平方米,沿山坡而卧,石身平滑光溜,就像一张大凉床。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路车马劳顿,行至华林山,见山中美景如画,又清凉舒适,便在这块巨石上美美地睡了一个下午。也相传因皇帝睡过,山里的蚊虫也不敢来石边打扰。为此,古时来往的过客都会特意在这休息一下,当年的护林员也没少在这块皇帝石上睡过觉呢。

  时间不早了,大伙恋恋不舍地沿途返回。下得华林山,回望登山的路径,发现已消逝在茫茫翠海绿波中。心想,昔日的的华林子孙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观日出、诵诗书、听山泉,那情调是何等高雅。可光阴流转,华林古道的繁华已被丛林杂草所掩盖。好在今天的华林山已被重新开发,它久远厚重的文化和秀丽宜人的风光将显露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