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党家村景点介绍 ——“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2025-04-03 00:22:39 旅游景点


这次和三弟驱车西行,在山西河津的禹门口大桥驶过黄河,就进入了陕西韩城境内,沿黄河西南行不远,就到达了著名古村落党家村。

党家村景区大门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9公里处,东距黄河3.5公里,坐落在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侧,所处地段呈葫芦形状,俗称"党屹崂(屹崂,yì láo,山陕方言,指狭长的小空间,山沟或角落的意思 ;也用于地名。)主要有党、贾两族人家。该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至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

党家村古建筑群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村落选址符合"风水",建筑布局遵循“礼制”,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观赏价值,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俯瞰党家村


俯瞰党家村

进入雕梁画栋的景区大门,在一个了无遮挡的宽阔平台上,可看到村庄全貌:东西长,南北窄,呈带状布局。继续前行,走一段长长的下坡路,即进入景区。

党家村的建筑大多古朴典雅,很有时代沧桑感。有120多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以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等。



惜字炉,古人用于焚毁写有文字的废弃纸张的地方,是敬惜字纸,尊重文化的表现

村内建筑大多高大气派,“走马门楼”列于巷道两侧,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雕刻艺术荟萃。家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饮马槽。门墩造型有狮子、石鼓等。特别是狮子门墩,无论是粗犷简略或精雕细刻,大都形体生动,神态逼真。





大门内照墙多为砖雕,画面题材多样,造型生动活泼,有“鹿鹤同春”、“封候挂印、“五福捧寿”等等,有的则是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另有不少家训砖雕,大都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息浓厚,既能美化空间,赏心悦目,又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走在村子的青石小路上,放眼皆文物,举步尽是景。村内值得细看的地方很多很多,我们需要赶路,只能摘其要者而览之。

看家楼

一是看家楼,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高约15米,四层四面,位于村子的中心位置,登高俯瞰,全村面貌,尽收眼底,是当年防御兵乱匪患的瞭望哨。一有动静,马上通知村民做好准备,免遭祸害。

文星阁

二是文星阁,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六层六边,一层供奉着圣人孔子及其10位高徒的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子、子思(孔子之孙)、孟子的牌位,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每层都有砖雕匾额,一层门额题“文星阁”三字,门外悬挂一蓝底金字木制对联,其上联是:“奉先师礼义廉耻光圣道”,下联是:“勉后学修齐治平著贤声”。从二层至六层依次题有:大观在上、直步青云、文光射斗、云霞仙路、笔参造化。

事情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几百年来文星阁不断重建,越建越高,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但仍未得到文曲星的眷恋,党家村从未出过状元、探花、榜眼之类的显赫人物。懂风水的人说,阁建谷中,阁尖低于两岸的地平面,非走近不可见,这就决定了村中的士子难以出头。

节孝碑

三是节孝碑。这是一座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楹联为,“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纶音伊迩,载锡其光”(纶,guān。纶音,帝王的诏令。迩,ěr。伊迩,近,将近,不远。载锡,天帝赐予。大意为,牛孺人早年丧夫,矢志守节,心无他意;皇上降旨,赐予荣光),碑文是“旌表敇赠徴仕郎党伟烈之妻牛孺人节孝碑”。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

碑的主人是党伟烈的遗孀牛孺人,其丈夫进京赶考,中途病逝于客栈。她16岁守寡,在家虔诚孝敬公婆,数十年如一日,直至去世,光绪皇帝知道后降旨立碑,以示表彰。




我走过一些古村落,总感觉党家村有其独特之处,是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一,整个村子坐落在河谷地,在平地上看不到这个村子的所在。私密性极强,动乱年代较为安全。村子海拔近500米,避风向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二,居民大多并未搬迁,而是继续在村子居住。鸡鸣狗吠,有烟火气。村民古道热肠,每到一地,总有人热情地给你指路、讲解,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整个村子干净整洁。20多条石巷,晴天无尘,雨天无泥,路无片纸,街无杂物,俨然一方净土。人行期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参观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古迹古风古村落,新人新貌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