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旅游攻略 游走开封

2024-03-18 23:19:34 旅游攻略

从山陕甘会馆出来,在西大街上找到了20路公交车站点,准备去拜访古都开封的另一张名片“包公祠”。上车的时候,车身比较短的公交车上除了司机,只有我一个乘客。4站坐下来,车厢里依然是我一个人。多亏是上午行车的高峰时段,如果是在晚上,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公交车上,还真有点胆儿突的。花1块钱,“打”了一把公交车,个中感觉着实不错。

据史书记载,开封的包公祠始建于金代。但由于黄河水患,元、明、清以来,包公祠屡建屡毁,至迟到清末,包公祠已经踪影全无。现在的包公祠位于“包公湖”西畔,修建于1984年,主要包括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东配殿、西配殿和大殿等建筑。

包公祠大门是一座面阔三楹的单檐歇山顶门楼,濒临向阳路,面西而开,是整座祠堂唯一不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门楣上高悬“包公祠”黑底金字横匾,外门柱上抱柱联为“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既有对包公清正廉洁的肯定,更有对今天各级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期待。内门柱上的抱柱联“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正气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则是把对包公的赞颂着重落在“公心”和“正气”上,是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廉生明,公生威。”古训的最好注解。在大门到二门的拐角处,立有一块“开封包公祠简介”碑,其中说到包公祠占地约1公顷,建筑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就在我仔细阅读简介的时候,后面来了一男一女。男的刚看了几秒钟,就大声嚷嚷:操,才两千多平,还没我家大呢!我甚至都不想回头看看这个人长的啥模样,因为能够说出此种杂碎话的人,不论长成啥模样,都是TMD王八犊子!

二门面阔三楹,坐北朝南,同样为单檐歇山顶,门额“德昭古今”为开封籍著名书法家王澄书写。东西次间墙壁上的大幅彩绘门神,色彩绚丽明快,充满喜庆气氛。

门内是一面青石砌成的照壁,朴素无华,以至于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述它。仔细端详,我开始怀疑这应该是一面尚未完工的照壁。

照壁东西各有一座碑亭,均为正方形单檐攒尖顶。

东碑亭内的立有一通《包孝肃公祠记》碑,碑文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清官、被誉为“真儒”的胡谧。胡谧,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进士,曾任山西佥事提学,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副厅长,其足迹走遍山西,以查访残碣断碑、故基遗迹为乐。《包孝肃公祠记》撰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是胡谧为开封府重修包公祠而作。但现在的这通碑并不是当年的旧碑,而是1988年由两位著名书法家桑凡、郑竹铭合作书写完成的。其中,碑额篆书“包孝肃公祠记”为桑凡所书,正文楷书出自郑竹铭之手。桑凡曾任开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书法擅诸体,由以篆书见长。郑竹铭曾任开封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其楷书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碑文中的“祠在府治厅事北,创史未详,岁月历金、元以迄我朝。”是关于开封包公祠位置、历史的最详实记载。

西碑亭里所立石碑,刻的是1988年河南大学教授于安澜先生撰写的《重建包公祠记》。

二殿还是单檐歇山顶,仍为面阔三楹,檐下悬“峭直清廉”匾额,门联为“峭直传今古;清廉著史乘”。“峭直”一词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 伦虽峭直,然常疾俗吏苛刻。”意思是“严峻刚正”。《宋史·包拯传》对包公的评价即是“ 拯性峭直”。

殿内迎门堂壁前竖有一通宋代古碑,碑额为“开封府尹题名记”。这通古碑记录了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二月,到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闰二月,共计146年间183任开封府尹的名字,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包拯,还包括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赵廷美(宋太宗之弟)、赵元僖(宋太宗次子)、赵元侃(宋太宗三子)、赵恒(后来的宋钦宗)、欧阳修、寇准、范仲淹、蔡京、宗泽等等大明鼎鼎的人物。从这通碑上还可以知道,包拯任开封府尹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元代诗人王恽当年瞻仰过这通古碑后,曾经赋诗曰:“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诗中的“范”指的是范仲淹,也是位非常有名的开封府尹,只是他在开封府尹任上的声名被包拯的大名湮没了。

千百年来,由于瞻仰这通古碑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碑上包拯的名字,以至于在“包拯”两个阴刻文字处形成了明显的凹痕,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但从导游和游客可以随意摩挲的情况看,这块“古碑”应该不是原碑,上面的凹痕也应该是有意弄上去的。

殿内还陈列有包公墓志铭拓片、家训和包公唯一传世的诗作《书端州郡斋壁》。

大殿依然还是歇山顶,但面阔增加到五间。门匾“公正廉明”和对联“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丹心昭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高度概括了包公的高尚品格和为政之德。

殿内包公坐姿铜像,身着蟒袍,正襟危坐,一手扶椅,一手握拳,眉头微锁,不怒而威,让好人心定,让坏人心惊。

铜像上方悬“正大光明”匾额。相信许多看到这块“正大光明”匾的人,都会想到北京故宫乾清宫里的那块同名匾。一代清官以“正大光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自不待言,后人以此来评价他更是恰如其分,而一国之君也以此自勉多少会让人匪夷所思。“正大光明”一词的“原创者”是宋代大儒朱熹,其在《答周益公》一文中的原话是“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想必文中提到的“范公”也是一位如包拯一样的人物,否则怎么会得到朱熹如此高的评价。长帽翅是宋代官帽的一大特点,但眼前包公的帽翅显然要更长一些,据说这里面还是有原因的。相传,宋钦宗对包拯非常器重,每次朝会都希望听到包拯的意见,愿意和包拯讨论治国之道,但包拯个子比较小,在一大片官帽中很难找到。于是,宋钦宗想了一个嘉奉给包拯更长帽翅的办法,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帽翅在百官中一下子找到包拯了。

包公铜像左右陈列着一些和包拯有关的文物,包括从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砚台等的复制品。从上个世纪70年代对包公墓的抢救性发掘中知道,包公墓在历史上曾经遭到报复性破坏,遗骸被侮辱,墓志铭被砸碎,随葬器物被盗走,估计是那些被包公惩罚过、触动过利益的人所为。一代忠臣、清官在身后遭此厄运,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镶嵌着四幅彩陶壁画,内容分别为“不畏权贵”、“体恤民情”、“清正廉明”和“秉公执法”。尽管这四幅壁画烧制精美、古色古香,但这一明显晚于包公时代的艺术形式与包公同处一座殿堂,不免给人以格格不入、不伦不类的感觉。

大殿基座四角各有一块雕成狮形的角石,这是宋代建筑的一个特点。

偶然发现大殿屋脊上的正吻是破碎后重新粘合的,不知道其中发生过什么故事。

大殿的前廊与两侧的半壁廊相通,通过半壁廊即可达东西两座配殿。

东配殿和西配殿均为面阔五间的硬山顶建筑,东配殿门额“铁面无私”,西配殿门额“白简凝霜”。“铁面无私”是后人赞美包公的常用语,比较好理解;可这“白简凝霜”是什么意思呢?翻查了很多资料,只查到“白简”指的是古代弹劾官员的奏章,“凝霜”是古代安徽绩溪所产的一种优质笺纸名。“白简”和“凝霜”搭配大致意思不难理解,但确切含义仍不可得。东配殿门联“启正门群奸丧胆;断关节百姓开颜”是对古代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反向”解读。因为解读一般都是由雅而俗,由俗而雅的解读称之为“升华”似乎更好。西配殿门联“判狱无私心如白日照;持躬有节笑比黄河清”用到了《宋史·包拯传》中“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这一典故,是说想要看到包拯笑比看到黄河清还难,个中深意还是说包拯的“铁面”,而非“无情”。

东配殿内“执法如山”匾额下是一组《铡美案》蜡像。

手托乌纱帽的包公,牵着一双儿女的秦香莲,将要被推向龙头铡的陈世美,不可一世的国太,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可惜蜡像前面有玻璃阻挡,想拍张没有玻璃反光的照片有点难。

西配殿内是一个展示包公故事和传说的展览,包括“端州掷砚”、“陈州查粮”、“怒打銮驾”、“智铡赵王”、“原服赴任”、“国法无亲”、“重开惠民河”、“出使契丹”和“怒铡亲侄”等10个故事。

这些故事有的仅仅是民间传说,并无历史事实支持,但有关包公的故事之所以越传越多、越传越神,实际上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愿望的一种向往。

殿内还有一个开封府模型,依据历史记载重现了开封府当年的盛景。纵观包公祠大殿、二殿和两座配殿的各种展示,我们不难发现,大殿和二殿有关包公的展示和介绍,多有史实为依据,基本属于“正史”的范畴;两座配殿的展示多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基础,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包拯的形象也更符合老百姓的期待,但大致属于“野史”的说法。其实,经过千百年来老百姓和文人、艺人们的共同努力,包公的形象已经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完成了理想化塑造,包公已经不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一个民族在吏治方面的理想化身。

穿过大殿东侧的一个月亮门,即进入包公祠的附属区域“灵石苑”。

灵石苑是个以假山、秀石为主要展示对象南北狭长的小园林,东临包公湖。

园林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又掺杂进一些欧式园林的元素,风格含混,布局杂乱。

灵石苑南端假山上,立有一座四角单檐攒尖顶小亭。小亭通体由石材打造,屋脊、立柱、檐枋、雀替、栏杆均以各种形态、浮雕、透雕等不同雕法的龙形石雕加以装饰,故称“百龙亭”。

包公之所以不朽,包公之所以历经千载仍为后人所敬仰,是因为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勤政为民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一般要求,历朝历代都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