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 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

2023-11-21 18:53:38 教育

作为幼升小的家长,你是否在朋友圈或者家长群里见过“幼小衔接”、“小学前的准备”这类词组?你是否也疑惑过“幼小衔接究竟是什么”,或是你也在为“如何进行幼小衔接”苦恼?看着孩子的同学家长已经开始”鸡娃“了,你是否还在焦虑徘徊不知从何处入手?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下,幼小衔接究竟在衔接什么,我们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幼小衔接。如果你也在为以上问题而头疼,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有效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幼小衔接”?今天我们跟家长们分享三个方面,最后一个方面最重要!

首先,是心态上的衔接。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对孩子这样说过:“你就淘吧,过些日子上小学了老师很严格的,你就等着挨罚。",其实这种威胁式教育方法是不对的,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抵触情绪。再者,孩子对未知的、全新的环境会有抗拒的情绪。对小学害怕的情绪在暑假里日积月累,等到真的要去上学,心态上就会极度抗拒和不适应,大哭大闹。

所以家长应该帮孩子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比如,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小学的事,课桌很新,教室很大,操场和体育馆有很多好玩的器械,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新知识。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大哥哥又会跳绳又会打篮球,都是小学里老师教的呢”,这样就可以建立起积极的入学期待,帮助孩子在心态上进行衔接。

再者,习惯上的衔接。

我们提倡家长帮孩子区分一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幼儿园有老师提醒喝水,小学要自己拿水壶接水。幼儿园班级里就有洗手间,小学要自己去楼层洗手间上厕所。在小学的课堂上要遵守规则,回答问题要举手,不能随意发言等等。

提前让孩子预知了小学会遇到的变化,就可以在帮助他们改变幼儿园的习惯,在习惯上进行衔接。

第三,学习上的衔接。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

小学上课需要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3-6岁幼儿处在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渴望,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和自制能力,能帮助幼儿更加从容地步入小学生活,也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如何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大多数家长反映,数学是孩子在小学学习生涯遇到的最大拦路虎,幼小衔接阶段进行数学思维启蒙显得尤其重要。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如何进行数学思维启蒙?风靡全球60多个国家的新加坡数学CPA教学法(C-Concrete代表具象化,P-Pictorial代表形象化,A-Abstract代表抽象化)值得广大家长学习。

家长在生活中遵循CPA教学法进行数学启蒙。数学本来就来源于生活中,比如,我们利用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东西(如水果、鸡蛋、火柴棍,矿泉水等),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比如,在进行图形学习启蒙过程中,拿出三角形、圆形积木让孩子摸一摸,让孩子认识基础图形后,再到生活中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行李箱是长方形、水杯盖是圆形。

比如在练习:2+3=?的加法时,会用水果直观来展示数量,2个苹果与3个桃子放在一起,一共是多少个水果?将抽象的数字转换成孩子熟悉的实物,化抽象为具象,让孩子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

数感星球内容编排对标国际流行的新加坡数学CPA教学法(“具象-形象-抽象”的数学学习过程),同时又融入了欧美流行的游戏化学习(game-based learning) ,让孩子在玩游戏中学习到数学知识。

比如,下图中这道“5+8=?”的加法练习题,分别出现了 具象-形象-抽象 三种形式的练习方式,孩子在练习时首先完成具象练习题、再完成形象练习题、最后完成抽象的练习题。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孩子对算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后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育相关法规政策已经明确规定:严禁小学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幼小衔接学习不是完成“固定知识”的传授,不是提前,不是抢跑,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学习兴趣,建议家长进行通过幼儿园三年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加无缝地适应小学,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以高频低量的方式渐渐提高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掌握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小学阶段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