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利弊,能否帮助终结流行病?

2024-07-26 14:30:56 家电

长期以来,“全球化利弊”一直是热门话题。 全球化真的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新思想传播、改善数十亿人生活的有益之事吗? 或者说全球化的发展侵蚀了文化多样性,造成了不平等的鸿沟,是件有害之事?

以上是“全球化”背景下最常见的对话框架。 但是,在这个人与人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背后,还有另一场我们无法预料的威胁——流行病爆发。 过去,人们距离很远,传染病影响有限;但现在,传染病可以借助贸易和交通运输快速散布全球——毕竟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的距离相隔超过24小时路程 。

在史前时期,大多数地区的人口规模都太小,因而无法维持高度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链,切断传染源后,传染病会自行消失 。在过去,只有在人口快速增长并且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之后,才发生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

微生物不曾消失,它只是在历史进程中积攒力量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传染病也随之加剧,比如知名的黑死病。现在普遍认为黑死病起源于中亚的草原,曾在全球范围内造成7500万至2亿人死亡,占14世纪欧洲总人口的30-60%。

1493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后不久,类似流感的疾病摧毁了安的列斯群岛的土著居民。西班牙征服者携带的天花(16世纪在墨西哥爆发)则消灭了所影响人口的一半。

疾病肆虐了两个世纪。 William McNeill在他的开创性研究《瘟疫与人》(Plagues and Peoples)中提出,哥伦布抵达美洲前,当地土著人口是发现新大陆后的20-25倍。

今天,我们对疾病传播的知识以及我们治疗和控制疾病的能力已大大提高。 不幸的是,细菌和病毒的发展演变也极为迅速,且是相当随机的。我们看到,随着城市中心的发展,人类逐渐渗透到偏远地区,越来越多的病原体出现。 与野生生物的接触和日益密集的畜牧业,使病原体通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趁机越过物种边界。

始于1950年代的全球化2.0,带来了航空旅行和人员流动的增加。 当我们从全球化3.0(数字革命)过渡到全球化4.0(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时,这种趋势一直没有减弱,增加了疾病对人类产生影响的风险。

航空旅行的增加,增大了疾病风险

现在,全球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两个可怕的传染病。

这些“已知病原体”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蒙上了阴影,我们还需要防范未知疾病的威胁,未知的新病原体有可能像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一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过去40年中,面对艾滋病、埃博拉、SARS、MERS等多种新型传染病,我们应当稍微暂停下来好好思考。我们无法预测下一种传染病的病理学特征或毒性,但是我们需要为此做好万全准备。

全球化4.0为我们提供了技术和处理能力,以加快我们获取科学和生物学知识的速度


如果以前的全球化浪潮助长了流行病的蔓延,那么当前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浪潮,至少可以提供强大的新工具来对抗未来的流行病。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潜在成本是惊人的: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2016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每年的预期影响为700000例以上死亡,5000亿美元以上经济损失。我们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我们的疾病防御能力:提升研发、卫生系统、疾病监控和应急响应。

通过共享数据集、发挥专业知识、统合部门实力、协作开发新技术、合作创新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利用全球化4.0的优势来设计新方法,共同应对未来的流行病威胁。

在当今的多极化世界中,政府、多边机构、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和私营部门必须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流行病的威胁,其规模与紧迫性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危险。

而且,我们应该立即重视并投资防疫工作。如果每次都等到事态严重时再行动,那就真的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