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

2024-08-21 10:01:06 家电

江陵焚书、莫高窟被盗。

“暴殄天物”是一个成语,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这个成语出自于《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例句:既有许多值钱有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暴殄天物。

暴殄天物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爱惜财物,随意糟蹋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等现象。在历史上有许多暴殄天物的事件,以下是其中三个故事:

·江陵焚书。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萧绎从小爱书,尤其喜欢文学,聚书十四万卷都藏在皇宫藏书馆。公元555年江陵城破,萧绎下令将十四万卷藏书一把火焚毁。北宋大火主角为“八贤王”赵元俨,因治家不严,手下婢女放了一把火烧毁了六座王府、皇宫、数座宫殿、左藏库、内藏库、香料库、秘阁等,大量珍珠宝石毁于一旦,秘阁珍藏的八万多书籍也一本没剩。

·莫高窟。1900年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但当时政府并不重视。随后匈牙利的斯坦因、法国伯希和等偷走了大量经书、绘画等文物。敦煌知县奉命移送莫高窟经卷于北京,途中亦有大量损失,留在当地的壁画也遭到损坏。

这些事件都给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