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特点(唐代诗歌里的特殊句法解析)

2024-07-08 06:30:54 百科

一、互文见义

我们说,诗歌语言要求高度精练,诗人有时要把两句话压缩在一句诗中,前后需要互相补充,意思才能表达完整;有时要把更加丰富的意思压缩在一联之中,让上下句互相补充,意思才能完整,这就要用到“互文见义”这种特殊句法。

著名唐朝诗人白居易

1、单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篇四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这首诗,前两句交待了“送客”的时间、地点,理解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关键是“主人下马客在船”怎样理解?如果直译就是:主人下了马,站在岸上,只是客人到了船上。这样理解肯定是不对的,这就跟“举酒欲饮无管弦”相矛盾了,难道主人在岸上喝酒,而客人在船上喝酒吗?这肯定不妥。这句诗用的也是“互文见义”的句法。“下马”和“在船”应是主客兼有的动作,需要前后补充。这句诗应译为:“客人下马到了船上,主人下马也到了船上”,他们在船上举洒饯别,举起酒杯欲饮而没有“管弦”。

著名诗人李白

再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陆龟蒙的“谢眺青山李白楼”,也是这种情况。

②一联。上下两句诗的互文见文。

如杜甫的《客至》,写客人来访和热情待客的情景,其中有句云: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照字面直译,在意念或逻辑都讲不通。其实这句诗意思是:“花经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这样才能显示出杜甫对客人的尊重,同时也为下面的打酒、喝酒作了铺垫。

再如杜甫的《诸将》的第一首有这样的两句:

昨日玉鱼蒙葬地,

早时金怨出人间。

这两句的意思是: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玉鱼出人间;昨日金怨蒙葬地,早时金怨出人间。这两件宝器都被掘盗,并不是说“玉鱼”被葬在地下安然无恙,只是“金怨”被盗了。

著名诗人王绩

另外还如袁高《茶山诗》“况减兵革困,重此固疲民。”、温庭筠《过陈琳墓》“词客有灵应识我,宿才无主始怜君”也用了同样的特殊句法。

二、语序颠倒。

诗歌的语言,有时为了调整平仄或照顾韵脚,有时为了避免句式的重复或突出重点,行文之中可以不受语法限制,前后颠倒,充分显示出句子句法灵活性的特点。唐诗大大超出了古汉语的语言规范,呈示出更加灵活多变的特点。如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前两句的动词“照”、“流”在句尾,而后两句的动词“流”、“下”则在句中,很显然,这是诗人为了避免句法的重复才这样安排。这样写做到了诗中有画,形象鲜明,有声有色,声色并茂。

著名诗人王维

如杜甫《小寒中作》: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何谓“春水船”?何谓“老年花”?不好懂呀。如果我们把语序颠倒颠倒过来就是:“春水坐船如天上,老年看花似雾中”,这句诗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

再如晚唐无名氏的《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旧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首二句“近寒食雨”、“着麦苗风”的意思,我们简直是不知所云,云里雾中。但如果把前两句的语序颠倒过来:“雨近寒食草萋萋,风着麦苗柳映堤。”,就非常可以容易理解了。另外,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颠倒过来就是“戏蝶留恋”、“娇莺自在”,就很好理解了。

三、散中见整

唐诗中有些诗句很独特,用语法结构去分析根本没用,整句都是名词的排列或组合而成。表面看来很散落,你只有把它整体联系在一起,才能理解。如王驾《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旧。

这首如画的小诗,很像电影的镜头一样,从鹅湖山下广阔的原野慢慢移向了村里,随即推出了首句全景的全景三个特写镜头:“豚栅”、“鸡栖”、“半掩扉”,这是三个名词的排列组合句。它通过这些富有特征性的画面的组合,揭示了社日的农村的恬适和宁静。

著名诗人王维

再如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无阶夜色冷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的首句也是三个名词排列组合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诗人选择了这三个典型事物,给主人公设置了了一个孤寂而幽静的环境,烘托了主人公的冷清和苦闷的心情。这首诗的主人公在深夜里的杂草中“轻罗小扇扑流萤”,显然她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用这种动作来掩盖或排遣自己的非常孤独寂寞而苦闷的生活。而“无阶夜色冷如水”,一个“冷”字成功地揭示了当时主人公的心境或心绪,冷清寂寞,这既是对上面主人公上句“扑流萤”的注脚,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夜已深了,可女主人公为什么还不能入睡呢?还在“卧看牵牛织女星。”呢?理由很充分,答案很直接,那就是由天上牛朗织女的分隔两地,想到自己孤独苦闷的处境。这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我们把主人公的情思与首句烘托的环境气氛相对照,就会感觉到情与“星”是多么和谐。我们就会体会到首句“散中见整”的特殊句法,在全诗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著名诗人王维

四、对比反衬

哀与乐,明与暗,动与静,美与丑等范畴是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们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唐代诗歌中巧用了对比反衬的特殊句法,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1、乐景写哀

如贾至《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离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中写的是盛青美景,草青柳嫩,桃李花香。按道理来说,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内心的忧愁应该消去,然而诗人的“愁”不仅没有消去,反而引出了“恨”来,——“春日偏能惹恨长”。表面上看,诗人世间无端地把“愁”、“恨”归于春日或东风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诗人运用的正是用乐景反衬牵愁带恨的情怀。王夫之《姜斋诗话》里对这一艺术经验进行了精譬地总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总结得非常到位。

2、动中显静

如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本来写的是山涧的寂静,然而,偏在寂静的山涧里写了一两声的鸟鸣。这里运用的就是“动中显静”的反衬手法。这样写,鸟的鸣声,不但没有破坏沉寂寂静的境界,反而使我们体认到了“鸟鸣山更幽”的妙处。另外,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人王维追求空灵境界,是要写山里的寂静,他用“人语”的响,反衬了山里的寂静。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著名诗人王维

3、用明衬暗。

如杜甫《春夜喜雨》: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两句诗写的是云黑雨浓。放眼望去,四野八荒,浓云密布。在夜幕笼罩下,只有江边船上还射出一点光。而恰恰是这一点“独明”,不仅不破坏黑暗的深沉,而更显得夜幕的浓重。

五、巧用指代

唐诗用形象鲜明、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来指代所要交待的一般性事物,用事物的局部,代替事物的整体。唐诗的指代手法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以物代地。这种手法应用普遍。像以“宫阙”指代京都,以“龙城”指代异族的要害区域。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到唐玄宗逃之四川时有这么两句: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这里峨眉山是用来指代蜀川。意思是说,进入四川,人烟稀少,寂寞寂寞冷清,以致显得旌旗无光,日色黯淡。用“峨眉山”来代替四川,就比单纯用地名要形象了许多。

著名诗人杜甫

2、以物代时。用鲜明的景物来代替时间的交待和时序的推移,是诗歌形象化必不可少的手段。比如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王溪。”写的是暮春闻讯;杜甫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写的是夜暮转深;“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写的是时序转移等。

3、以物代人。这种手法常见且易理解。如刘禹锡《竹枝词》。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川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萸。

这里“银川金钗”是首饰,怎么能“背”水呢?“长刀短笠”是器物,怎么去垦地烧荒呢?如果我们把妇女头上的首饰代替妇女、用男子使用的器物来代替男子,这首诗就豁然贯通了,而且还写出了男女双方各自的特点。

4、综合运用。如杜甫《洛阳》诗: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诗中四个名词都用的是指代手法。“清笳”指代胡人,“宫阙”指代长安;“翠盖”指代唐玄宗,“关山”指代蜀川。这句诗是说,胡人从长安撤走了,唐玄宗又从蜀地回到了长安。这是以物代地。

还有以物代人。值得指出的是,唐诗中是将叙述句变成了描写句,突出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特征,这是唐代以前散文中所没有的,是难能可贵。

其实,唐代诗歌中的特殊句法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在一一赘举。望能给广大学生和学习诗歌者以借鉴。

著名诗人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