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指的是什么(联合国五常其实就是战国七雄)

2024-11-17 09:46:23 百科

浪人有诗曰:

天下诸国合又分

留得青史淡墨痕

千古英雄凭栏处

春秋月照今朝人

历史,是循环的。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是相同的,相同的人在相同的局势下,会作出相同的选择,所以有了历史的规律与相同性。对于历史规律的探讨,已然浩如渊海,在笔者过去的文章中也多次出现,故本篇不再过多赘言规律,不妨探讨历史的另一部分——相同性。

人有男女,物有阴阳。天下诸多国家不会一直被一种势力把控,有强者,就会有反抗者,因此世界各地往往会处于两极对抗的状态,如汉朝与匈奴,什叶派与逊尼派,普鲁士与奥地利,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无不是彼此分庭抗礼与相互制衡。

二十世纪的美苏争霸也是如此,争霸如同戏码,演员是谁并不重要,剧情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演员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但剧情却没有多少变化。

当代世界局势,就与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类似,五大常任理事国,分别对应晋楚燕齐秦,后变为战国七雄的韩赵魏楚燕齐秦,具体如下↓

中国——秦国

美国——晋国(韩赵魏)

俄国——楚国

法国——齐国

英国——燕国

这是五常,其他现代国家也有相应的东周版本↓

德国——宋国

意大利——鲁国

日本——义渠

土耳其——吴国

伊朗——越国

印度——巴国

巴基斯坦——蜀国

东南亚——河套地区部族

周王室——联合国

最终如图所示↓

春秋时代中期地图

看似繁杂的局势,只需进行类比,即可拨云见日。

1.美苏争霸与晋楚争霸

在由齐国代表的中原旧国际秩序衰败后,东周各大诸侯国纷纷摒弃尊王攘夷的信条,互相攻伐的行为变得更加直白。一南一北分别出现了两个核心国家——楚国与晋国。

楚国最初是一个偏远地带的小国,从-703年到-505年之间通过不断征服小型诸侯国来扩张。一如俄罗斯从1502年灭亡钦察汗国开始,一直到1721年彼得大帝建立俄罗斯帝国期间,对东欧和北亚的诸蒙古汗国和少数民族的领土巧取豪夺,从而基本形成了今天的版图。

楚国和俄国均是无可争议的最大国家,但由于大量国土难以居住,所以限制了国力,从而无法一家独大。同楚俄抗衡的,分别为晋国与美国。晋国和美国都算是大国,且土地利用率更高,人口与生产较为兴旺,使临近的国家莫不听命。

晋楚两家实力难分伯仲,明争暗斗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夹在中间的中原小国力量分散,只得选择站队,在大国博弈间充当马前卒。东周时期的中原,在人们心中依旧是天下中心,毕竟中原曾经孕育了夏商两代强大的文明。但终究迫于领土拥挤,难以对外开拓,从而在于四方新兴国家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不再拥有太多话语权。

下二十世纪的欧洲同样面临中原的尴尬境遇,虽然曾经是已知世界的核心,现在却惊愕地发现自己不再是霸主,而是沦为一群可怜的小国,被迫寻找靠山。欧洲的靠山一东一西,分别是苏美,中原的靠山一南一北,分别是楚晋。

大国争霸未必需要正面冲突,尽管晋国曾与楚国在-632年正面交锋,但这终究是少数情况,大多数时候,大国会主动避免直接冲突,因为那样过于低效,消耗巨大,成果寥寥。除了自己的力量,他人之力并非不可用,如号召其他小国为自己征战。

大国获得小国支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文化认同(见第二章),二是扶植代理国(见第三章)。


2.欧洲与中原的难题

当中原各国将目光投向晋国与楚国的时候,会认为谁更接近于自己?自然是同处于中原一带的晋国。"中原"是个模糊的定义,既可以是黄河下游的小片冲积平原,也可以是从函谷关到东海,从淮河到阴山的广袤领土。中原的定义有如此大的波幅,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原"一词已然脱离地理范畴,进而等同于"诸夏"的概念了。

诸夏,顾名思义,就是由黄帝后代所建立的诸多华夏邦国。诸夏最初仅仅是一个中原皇族国家的统称,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非姬姓邦国被纳入诸夏时,不免让人思量诸夏的背后逻辑。

诸夏范围的扩张,基本与中原国家的国力增长同步。当中原国家在良好的粮食供应基础上愈发强盛之时,四裔民族不得不考虑这样的问题——抗争,还是加入?

抗争的结果往往是惨痛的,东夷诸部抗争千年之久,终究被蚕食,西北戎族虽不断侵扰中原边境,却也难逃被同化的命运。

反之,如果选择加入,则不得不承认中原的三个基本逻辑:

①中原人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

②既然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那么反对我们的人就是不正确的异端。

③抗击异端。

生活方式泛指从宗教信仰到衣食住行的一切与人相关之物,这所有的一切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原四周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是否情愿,只要认同上述三条原则,就是诸夏一员。

可悲的是,就算四裔民族做出妥协,中原也并不见得会让"蛮子"们与自己平起平坐。楚国初代国君熊绎审时度势,选择帮助周王灭商,于是勉强获得在"公侯伯子男"五爵位中倒数第二的子爵位,秦国先祖护驾周王有功,不过伯爵。哪怕这些外围邦国努力使自己靠近中原,也难以被认可。

现代欧洲的外围邦国,无疑是俄罗斯,土耳其,波黑,塞尔维亚,乌克兰之类。这些国家要么与欧洲主要国家信仰不同,要么由于实力强大而被认定为潜在威胁。欧洲的主要组成是谁?西欧的英法德意,分别对应东周的燕齐宋鲁。

欧盟成员国分布图

当俄罗斯(以及前苏联)被西欧和美国排斥,则会选择拉拢和自己文化属性接近的东正教国家,首先是巴尔干半岛中东部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其次是中欧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东德。围绕在苏俄周围的国家,皆身披红旗,手握锤头镰刀,以此作为互相认同的象征,对抗另一截然相反的阵营。

但依附于楚国的小国不单单是与中原相反的蛮族,其中不乏蔡国,郑国之类的正统姬姓封国,对于这些小国而言,选择了楚国的诸蛮阵营,等于是失去了诸夏的资格。同理,如果不倒向诸蛮,作为诸夏的先锋,则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危险,鲁国身为诸夏同诸蛮交锋的一线,最终就败下阵来,惨遭楚国吞并。

当晋楚之间的小国势均力敌,则争霸双方需要找到新的破局点,可以是在距离主战场较远的地方,比如尚未全部开发的东南方……


3.东南代理国

今天的长三角,已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历史曾在那里留下的,似乎总是"山寺月中寻桂子","吴酒一杯春竹叶"之类的盛景。一眼望去,完全看不出早在东周时期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东周时期的东南方,除了东夷与淮夷诸部之外,主要三个诸侯国↓

楚国是从湖北东部一路扩张到的东南,东南的本土势力,只有吴越两家,分别在西周初年和夏朝初年所封。尽管历史悠久,但吴越两国碍于稀少的人口和低迷的土地利用率,迟迟没能得到发展,更无力同中原诸雄竞争。

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直到第十九代国君——寿梦即位后,才第一次在洛邑觐见周王,与中原建立了关系。

弱国可以有外交,无非是被利用罢了。

在吴国觐见周王的一年后,即-585年,北方霸主晋国收留了来自对手楚国的叛臣——巫臣。巫臣对于晋国来说,必须展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够被晋王信赖,此时最好的机会,就是笼络政坛新星——吴国,一同对抗楚国。

巫臣带着三十辆战车来到吴国,教吴国人使用战车搭配步兵方阵演练军事战术。战车+方阵是中原常常使用的出战组合,用来形容国力强盛的"万乘之国"一词,就是指有一万套战车+方阵组合的大国,即晋国与楚国。彼时的吴国一辆战车也没有,于是巫臣留下了十五辆战车帮助吴国发展军事力量。自此,吴国慢慢走上了成为晋国"战争代理国"的道路。

有代理国,就会有反代理国。当吴国为晋国所用,楚国也相应地扶植了越国作为制衡吴国的武器,这样就能重新使楚国在与晋国争霸的过程中,不处于弱势地位。

对于吴越两国来说,其存在价值仅仅是作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类似于今天的土耳其和伊朗,韩国和朝鲜,以及上世纪的南非与古巴。不是说本身没有实力,奈何依附大国更有性价比。

晋楚之所以需要争霸,是因为谁也没有把握能击败对方,是以争。一处被对方击败,则处处落败。晋国后期的崩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代理国战争的失败,辛苦扶植的吴国被越国吞并,因而楚国彻底控制淮河以南的全部领土,进而导致晋国的国内大夫势力有了出头的机会,最终晋为三家所分。

晋国由强势转为弱势的节点,并非是在吴国破亡以后,恰恰是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首都—郢都之时。

昙花一现的吴国极盛版图

位于西陲的秦国见楚国将亡,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发兵援楚,致使吴国掠其池易,守其成难,被迫吐出了刚刚打下的楚国东部领土,晋国与吴国由此渐渐落于下风。

秦国为何没有趁人之危吞并楚国西部,而是选择援助,则需要从秦国当时的角度看起。


4.关中困局

东周列国中的秦国,类似于今天的中国。

秦国所处的世界,与今天中国的世界大同小异。春秋世界由晋国代表的诸夏以及楚国代表的诸蛮所组成,秦国则介于两家之间。拜文化差异所赐,秦国不可能被中原诸夏接纳,自己又具备一定实力,不愿成为楚国的小弟国家(类似后来的中西差异与中苏决裂)。

就经济实力而言,秦国坐拥关中盆地,虽具备粮食生产基础,但难以企及诸夏控制的中原与楚国控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秦国注定是第三势力,只得斡旋于晋楚两国之间,不参与战争,也不与任何人交恶。秦国对于晋国,需要与晋国贸易来往,为后世称赞的秦晋之好,也是建立在秦国的妥协和退让上而存在的。对于楚国亦是如此。

晋楚两国虽然对于秦国是威胁,但都不敢对秦国轻举妄动,因为三方势力是趋于平均的。但一旦晋楚两国中的一国被对方击败,则函谷关以东的一统指日可待,届时,秦国也难以独立于东方帝国西进的大潮浪头。这也就是为何,当楚国面临被吴国灭亡的风险时,一向小心谨慎的秦国选择立刻发兵援助,看似是救楚国,实则是救未来的秦国。

综上,秦国对关东能做的,不过维持诸国实力平衡,遏制一家独大的情况。想要真正得到发展,则需要往晋楚两国未曾企及的巴蜀盆地看。

巴蜀盆地,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易守难攻的地势,是一个利于作为战略基地,往外开拓的地方。如果巴蜀盆地内的国家选择固步自封,则是坐吃山空,慢慢被四周强国吞并。

东周时期的关东国家,对于巴蜀盆地是轻视的,将其视作一块未开化的土地,如同今日世界各国对于南亚的轻视一样。秦国想要进入巴蜀盆地,和今天的我们进入南亚一样困难。

秦岭如天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据《水经注》记载,秦王用"金牛计"使蜀王相信秦国拥有能拉金粪的牛,蜀国在与巴国的长期冲突中急需资金支持,所以为了获得金牛,而修建与秦国同行的栈道。秦军将金牛运到蜀国,不费吹灰之力便顺手攻取了巴蜀盆地诸国。

金牛计听上去,杜撰的成分居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秦国想要进入巴蜀盆地,必然需要用利益引诱,接着迅速控制局势,以关中—汉中—巴蜀三大盆地作为扩张的经济基础。有了经济基础,还需向北消灭长期牵制秦国的游牧部族义渠,这样秦国在关西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对剩余的关东国家进行离间与征伐。

当然,秦国想要称霸,除了解决邻居之外,还需恰逢当世的霸主国家衰落,才能完成崛起。晋国,就是那个对于秦国来说必须衰落的大国。


5.中原最后的反攻

秦国后期崛起的因素,还要拜当初晋楚关系彻底恶化所赐。楚国在被吴国攻破郢都后,元气大伤,自此不再具备称霸的实力(莫斯科红旗落下)。晋国历经多年争霸的劳累,再加上辛苦扶植的代理国被越国吞并,皆造成了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减弱,六位最强势的大夫渐渐把控朝政,最终韩赵魏三家分晋(未来有可能的美帝各州分裂),中原成为无主之地,各国一盘散沙。

秦国在此背景下,可以放心大胆地拉拢昔日中原诸夏的成员,使凝聚力渐弱的中原诸国与自己加深合作,在中原已经不是天下中心的背景下,被迫放弃对关中的文化偏见。

赵国中期地图

秦国统一关东各国的计策,现代人能够脱口而出"远交近攻"四字,但细细看来,远交的主要是被晋国压制已旧,而又不甘沉沦的齐国。近攻的无非是晋国的残部,其中以赵国为代表。

赵国继承了大部分晋国土地,在第九代国君赵武灵王时,除了推行胡服骑射之外,另一决策性的举动,是开发河套地区。彼时的河套地区是由众多分散的少数民族所构成,并无统一的力量,赵国从东路无法逾越函谷关攻击秦国,只得剑走偏锋,从河套地区进行迂回,攻击秦国北部。

奈何赵武灵王对外雄才大略,却没能管理好内政,被自己的儿子推翻,饿死在宫殿里。与赵武灵王一同饿死的,还有赵国乃至全中原对秦国最后的反抗。

中原既倒,秦皇当立。


6.月照今人

东周列国与今天的世界,是何其相像,起因还是同开篇那句话: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是相同的,相同的人在相同的局势下,会作出相同的选择。

中美俄英法,秦晋楚燕齐,当代五常与春秋五雄乃至战国七雄都是相通的。这就是研究历史的意义,研究地理的意义,研究国际关系的意义,思想的海洋中千丝万缕的线索,最终都能通往当世人的明天。

哪怕历史是一个循环,也总有人在做那个孤勇的破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