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造伞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万物有意思:伞,最浪漫的发明)

2024-10-19 10:00:39 百科

伞的发明传说

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忽然下起了大雨,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鲁班想到,要是在湖边盖几个小亭子,人们坐在亭子里观赏风景,就不怕日晒雨淋了。可是妹妹说,坐在小亭子里,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要是能有可以移动的亭子就好了。鲁班由此受到启发,又从小孩子在雨中嬉戏时头顶的荷叶得到灵感,从而发明了伞。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了伞。鲁班常在野外作业,如果遇到下雨,常被淋得浑身湿透。古籍上记载:“云氏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意思是说,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伞。


18世纪西方开始用雨伞

公元12世纪,英语才出现“umbrella”这个词。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西方的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的。所以,西方一直只有“阳伞”。

1747年,英国商人汉威到中国广州办货。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回去后不久,正逢一个雨天,他便撑开带回去的那把雨伞在伦敦街头行走。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认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汉威因此受到嘲骂和诅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掷鸡蛋。汉威的行为还激怒了依靠下雨天抢生意的马车夫,他们对他进行威胁。此外,保守的宗教领导人也评论说:“假如不打算让雨把人们淋湿,上帝就不会送它来。用伞防雨是对上帝的亵渎。”[插图]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撑阳伞的女人》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流行起来。几十年之后,罗马教皇也对伞发生了兴趣。他以上帝的名义为伞洗刷了不白之冤。

折叠伞,一位老教授的发明

现在人们最普遍使用的折叠伞,有人说是出自中国一位大学老教授的设计灵感。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老焱若从人体肘关节能屈能伸受到启发,他想:若能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一种像人的肘关节一样伸屈灵活的折叠伞,人们携带起来不就方便多了吗?于是,他对现行伞进行改进,设计出了图纸,亲手制定出加工工艺并设计模具,最后与北京一家机械加工厂——中孚工厂达成协议,由该厂承制并销售。1957年第6期《人民画报》在“退休的老教授”专栏里,还刊登了他发明的折叠伞的照片。